慢性胃炎不同於急性胃炎, 長期“折磨”讓患者深受困擾, 而且更讓患者擔心的是慢性胃炎經常復發、治不好, 會不會變成胃癌?
慢性胃炎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他特殊類型胃炎三類。 其中, 慢性萎縮性胃炎比較常見, 特別是老年人。 一般來說, 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不太高, 但如果同時發生了非典型增生(上皮樣瘤變), 就要警惕是高級別的瘤變;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症狀多數可自行消失, 經過數月或數年病變也可完全恢復, 但如果引起炎症的誘因不去除, 炎症還會持續存在,
其實, 任何一種慢性炎症, 都是促使器官組織發生癌變的基礎。 加上現代人飲食習慣越來越不健康, 胃裡存在太多高危因素, 如果慢性胃炎持續惡化, 患者也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在胃炎癌變的危險因素中, 要特別注意兩點。 首先是有無家族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胃癌史, 特別是直系親屬曾患有胃癌, 而你本身又患有慢性胃病, 就要特別警惕, 最好儘早治癒胃病, 定期檢查。
其次是關注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從1983年發現到現在, 已經有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明它跟胃癌相關, 尤其是胃竇癌。 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造成的慢性活動性胃炎, 並導致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
那麼, 慢性胃炎怎麼治療?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 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
2、飲食治療:原則與潰瘍病相似, 多次少餐, 軟食為主, 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 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3、藥物治療: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 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 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 因此主要是對症治療。 慢性胃炎多數胃酸偏低或無酸, 但其本身無特殊治療, 可適量給予稀鹽酸和胃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