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養生 防暑重要

即使已經立秋, 天氣還是以高溫為主, “秋老虎”威力依然十足, 防暑還是重點。 立秋後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些什麼呢?立秋後養生應與長夏季節生活起居有所不同,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立秋後的養生注意事項。

“空調病”仍需防

炎熱的天氣裡, 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 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 也容易患上“空調病”, 這種情況現在更需注意。 立秋之後, 天氣早晚較涼, 稍不注意, 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立秋以後, 早晚天氣偏涼, 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 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

這樣, 既可降溫祛暑, 又可預防空調病。

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湯。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 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對於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 不宜開空調;若無法避免空調時, 應避免冷氣直吹, 並用薄衣蓋好腹部。

防暑降溫要繼續

一般來說, “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進入尾聲、涼爽的秋天即將來臨。 不過, 今年“三伏天”有40天, 其中, “中伏”從7月23日開始, 到8月11日結束, 共計20天, “末伏”從8月12日開始, 共有10天。 雖然8月7日迎來了“立秋”節氣, 但仍處在“中伏”和“末伏”內, 且秋後還有一伏, “秋老虎”威力十足, 市民仍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老年人體感和年輕人有別, 對外部環境的感覺較遲緩, 熱量不知不覺在體內聚集又不能散發出來,

等感覺“不對勁”, 已經在室內中暑了, 甚至在家睡覺中中暑的。 而這段時間暑氣仍盛, 建議老年人別太節省, 不妨開空調降溫, 當然空調溫度可適當設置高一些, 使用空調最好每二、三小時換氣通風一次, 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同時, 高溫天儘量減少外出, 最好別外出晨練, 可在晚上太陽下山後散散步, 注意少量多次、及時補充水分。

少辛增酸減寒涼

立秋後白天炎熱, 但早晚寒氣將會漸盛, 虛弱人群要避免寒氣侵體。 因此, 寒涼類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黃瓜不能像盛夏一樣毫無顧忌地大吃特吃了。 清熱解暑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 還能增進食欲。 因此喝些綠豆湯, 或者吃些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

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 既可滿足所需營養, 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

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也要克制一下了。 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 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 因為秋天要斂肺氣, 而辛味太盛則傷肺。 “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 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貼秋膘宜在秋分後

很多人都認為立秋後就要開始進補貼膘, 以彌補夏季造成的身體損耗, 其實, 此時進補為時尚早。 因為立秋後還在伏天裡, 人體濕氣仍較重, 脾胃消化功能還比較弱, 進補還有些早。 同時, 中醫說的“不通不能補”, 要先消食、順氣, 排出體內濕火、氣阻等再進補, 方能起到好的效果。 而進補最好的時間, 則是在秋分後。

在進補時, 三類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首先是脾虛患者, 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 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 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 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 日久易化熱生火, 積熱於腸胃, 此類人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 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 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 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老年人及兒童進補需要格外注意。 由於消化能力較弱, 胃中常有積滯宿食, 這類人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後腹脹。 因此, 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 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和丸、香砂養胃丸等, 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補。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立秋養生

    立秋後天氣仍然酷暑難耐,故有“秋老虎”一說,所以養生既要防暑降溫還要防秋燥。那麼呢? 飲食篇:“少辛多酸”慎進補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