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 風沙又大。 因此, 鍛煉時不要大口呼吸, 而應採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 在減輕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冬季堅持每天搓耳、搓手然後對這些部位用電吹風吹暖片刻, 即可有效預防凍傷。 冬季每天煮食白蘿蔔、胡蘿蔔, 連湯帶菜早晚各服食一小碗, 長期堅持, 可有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冬季室內濕度不夠容易誘發疾病!家中應配加濕器, 此外向地面灑水、用濕拖把拖地或在室內養幾盆水仙花也能增加濕度。
冬季進補勿忘排毒:助腎排毒, 腎臟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黃櫻桃等水果有助腎臟排毒。
小雪節氣養生:宜食益腎食品, 如腰果、芡實、山藥熬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 大雪節氣營養食譜:枸杞肉絲。 火腿燒海參, 補血益精, 養血充髓。
冬季換季保養:預防感冒多攝取植物油, 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平衡, 降低感染機率, 減少過敏等反應。 多吃“紅色食品”, 如紅辣椒、胡蘿蔔、南瓜等, 它們富含B-胡蘿蔔素, 可防治感冒。
冬季出遊注意:糾正喝酒取暖的觀念, 酒精能使體表血循環增加, 人感到“發熱”, 實際卻丟失熱量。
冬季養胃: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勞累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 胃粘膜分泌失調, 從而導致胃病發生。
冬季不必把“冷食”拒之口外:冬天“上火”的現象很多, 不妨吃些性冷的食物, 如羅蔔、蓮子等。 秋冬怯火多飲青茶:常飲青茶如烏龍、鐵觀音等, 有潤膚、除燥、生津、潤肺、清熱、涼血之效。
冬季鍛煉:霧天不宜鍛煉。 霧珠中含大量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 鍛煉時若吸入對健康不利。
冬天鍛煉, 應根據戶外寒冷變化來增減衣服, 對暴露在外的手、臉、鼻和耳朵等部位, 除了經常搓、擦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外, 還應抹上適量的防凍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皮膚凍傷。
冬季吃水果首選甘蔗、紅棗: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 含豐富營養成分, 但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者不宜食用。 紅棗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 若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 效果更佳。
冬季手腳長期暴露在外, 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 此時, 若立即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 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 局部性淤血。 輕則形成凍瘡, 重則造成組織壞死。
冬季門窗緊閉, 減少了空氣對流, 使室內溫度上升;但也導致不潔的空氣增多, 空氣中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大量增加, 對呼吸道有不良影響, 使人易患感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