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 很多人總感覺兩脅隱隱作痛, 抑鬱、胸悶, 總想長出一口氣, 女性還經常月經不調。 其實這些都是肝氣鬱結的典型症狀。
我們知道, 在五臟中, 肝主疏泄, 喜舒暢而惡抑鬱。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了, 或情緒抑鬱不舒, 都可引起肝氣鬱結。 這時候氣血也就不能正常運行了, 經絡就會出現擁堵。 人的情緒是由氣血來主宰的, 氣血運行不暢了, 情緒自然就不舒暢了, 人就會感到抑鬱、壓抑, 而這些不好的情緒反過來又會加劇氣血的堵塞。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必然會導致人體主要器官的功能下降,
所以, 一旦我們的身體出現肝氣鬱結的症狀, 就要及時疏肝理氣, 調節好肝的疏泄功能。 首選穴位當然是太沖穴了, 然後再加上腎俞來補腎, 就是因為肝屬木, 腎屬水, 取“肝腎同源、滋水涵木”的意思。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 也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 是治療各類肝病的原穴, 也是肝經上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夠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 和中藥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 而且對女性的月經不調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鬱, 還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沖穴很好找, 在足背上第一、二腳趾縫向上找, 大約有兩指寬的地方, 在兩個骨頭之間, 按下去有很強的酸脹或脹疼感。
具體操作方法:晚上9-11點是肝經經氣運行最旺的時持一段時間, 肝氣鬱結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在飲食上, 肝氣鬱結的時候應多吃清淡的食物, 肥膩和煎炸的食物最好少吃;可以多吃一點酸味的東西補肝, 如山植、食醋等;平時可以用菊花或者薄荷泡茶喝, 這兩味藥町以降肝火、疏肝解鬱。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中醫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治療某些雜症方面可以不用利用藥物來達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