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 其脂肪大部分是亞油酸, 磷、維生素B1的含量居穀類食物之首。 具有防治便秘、腸炎、腸癌和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等功效, 適宜一般人群食用。
玉米的介紹
玉米又名包穀、苞米、玉蜀黍、珍珠米等, 原產於南美洲, 後被傳至世界各地.如今是全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 有的地區以它為主食。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 多食玉米對人體健康頗為有利。
玉米的品種類型很多, 按用途分, 有糧用飼用品種、菜用品種(包括糯質型、甜質型、玉米筍型)、加工品種(甜玉米、玉米筍)、爆粒型品種(爆米花專用品種)等。
玉米的營養價值
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 為稻米、小麥的5—10倍, 而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 玉米中所含的豐富植物纖維素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 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能束縛及阻礙過量的葡萄糖的吸收, 起到抑制飯後血糖升高的作用;纖維素還可以抑制脂肪吸收, 降低血脂水準, 預防和改善冠心病、肥胖、膽結石症的發生。
每100克玉米中含有下面的營養:
熱量346.00(千卡)、磷53.00(毫克)、鈉5.90(毫克)、碳水化合物78.30(克)、鉀43.00(毫克)、硒3.44(微克)、脂肪0.10(克)、錳0.63(毫克)、煙酸0.20(豪克)、蛋白質8.00(克)、鋅2.27(毫克)、硫胺素0.03(豪克)、纖維素0.10(克)、鐵1.40(毫克)、鎂23.00(毫克)。
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1、含有膳食纖維, 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作用, 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2、所富含的天然維生素E有保護皮膚、促進血液迴圈、降低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延緩衰老的功效, 同時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3、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 可以有效地預防眼睛老化。
4、還有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的作用。
5、玉米可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含量, 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 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
6、玉米胚芽所含的營養物質, 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 使皮膚細嫩光滑, 抑制、延緩皺紋的產生。
玉米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適宜脾胃氣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患者、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慢性腎炎水腫以及中老年人食用。 患有乾燥綜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綜合症且屬陰虛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 否則易助火傷陰。
孕婦可以食用。 玉米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幫助預防便秘。 整根食用時應注意把接近玉米軸部的白色穀胚吃乾淨, 因為玉米胚芽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達85%, 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產婦可以食用。 玉米能夠開胃健脾、除濕利尿、降血壓、降血脂和延緩衰老, 適宜產婦食用。
寶寶可以食用。 非糯性的老玉米直鏈澱粉太高, 極易老化回生, 很難嚼, 不適合寶寶。 目前市售的糯玉米棒以支鏈澱粉為主, 質地柔軟, 煮食很受幼兒歡迎, 每週可食用2—3次。 一歲以內嬰兒不建議直接將玉米作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