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於膽汁反流而引起的,
因為從膽囊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和其它腸液的混合,
它們通過幽門逆行進入胃裡,
刺激胃粘膜,
導致胃粘膜屏障損壞,
從而使得胃裡十分不舒服,
周而復始的發生使胃內發炎乃至病變。
引發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有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後、幽門功能失常、慢性膽道疾病等。
而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和胃吸出物測定,
同位素測定可瞭解反流程度。
經驗:
常規藥物治療主要有:1.促胃動力藥物——它可以促進胃排空,
減少膽汁在胃內的停留時間,
使得反流物充分的排空;常用藥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結合膽鹽類藥物——它主要通過與膽酸和溶血磷脂醯膽鹼結合,
繼而減輕膽鹽對胃黏膜的損傷,
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顯,
為臨床上主要用藥;常用藥物有:達喜、陰離子交換樹脂等。
3.抑制胃酸藥——因為胃酸和膽汁有疊加的作用,
它主要抑制胃酸對胃粘膜的傷害,
減輕膽汁的反流;常用藥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
4.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了胃黏膜炎症,
而它也是引發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元兇之一,
根除抗幽門螺桿菌不但利於膽汁反流性胃炎的回復和癒合;常用藥物有: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胃動力藥物等。
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症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者,常用術式有Roux-en-Y手術或膽道分流術;手術方法基本有以下四種:1.改成BillrothⅠ術——如果以前患者是Billroth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Ⅰ式約半數病人的症狀可獲改善;2.Roux-en-Y手術——倘若以前是BillrothⅡ式手術者將吻合口處輸入段切斷近側切端吻合至輸出袢。
3.空腸間置術——倘若以前是Billroth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腸吻合口中間置入一段長約20cm的空腸有效率為75%。
4.Tanner手術——主要使用于原來是BillrothⅡ式手術者切斷空腸輸入袢遠側切端與空腸輸出袢吻合成一環狀袢近側切端吻合至距原胃空腸吻合口50cm的空腸上。
胃迷走神經切斷術——適用於傷口不易癒合的患者,
此方法可以防止吻合口潰瘍的發生;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迷走神經幹切斷術——主要約在食管裂孔水準,
將左右二支腹迷走神經幹分離清楚,
並將神經幹切除5~6釐米,
以免再生。
2.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將胃左迷走神經分離清楚在肝支下切斷,
同樣胃右迷走神經分離出腹腔支下,
加以切斷,
從而避免了發生其他器官功能紊亂。
3.高選擇性胃迷走神經——它僅切斷胃近端支配胃體、胃底的壁細胞的迷走神經,
而保留胃竇部的迷走神經,
因而也稱為胃壁細胞迷走神經切斷術或近端胃迷走神經切斷術。
注意事項:
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能會引發食管狹窄、出血、潰瘍、聲帶、氣管而至慢性咽炎等,
所以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
忌烈酒、濃茶、濃咖啡,
進食物品冷熱適度,
少食用粗糙辛辣均可損傷胃粘膜,
避免暴飲暴食;肥胖者最好要減肥,
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胃液反流,
特別是平臥位尤甚,
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此外,
應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
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