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赤小豆和紅豆怎區分?兩者有何功效差別?

赤小豆和紅豆是同一種豆子嗎?很多人都分不清這兩種豆子, 同樣都是暗紅色, 它們有什麼差別呢?功效又有什麼不同呢?

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

赤小豆, 又名紅豆、紅小豆等, 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 中醫認為,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 歸心、脾、小腸經, 有健脾益氣、利水除濕、解毒排膿之功。 能補脾, 性善下行而利水, 為滋養性食療佳品, 對脾虛濕盛, 水腫脹滿, 肢體重困等, 療效甚佳。 《神農本草經》言其“消熱毒癰腫, 散惡血不盡, 煩滿, 治水腫及肌脹滿”。 《食療本草》言其“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 散氣, 去關節煩熱,

令人心孔開, 止小便數”。

紅豆, 又名相思豆等, 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種子, 廣布於熱帶地區。 中醫認為, 本品性味辛、苦、平, 有毒, 入心、肺經, 有清熱解毒, 祛痰殺蟲之功, 適用於瘡癰腫痛, 腮腺炎等。 《本草拾遺》言其“通九竅, 治心腹氣。 止熱悶頭痛, 風痰。 殺腹藏及皮膚內一切蟲”。 《現代實用中藥》言其“治皮膚病疥瘡、頑癬等, 為浸劑或糊劑”。

赤小豆的詳細功效

1、利水濕, 消水腫

古代醫家多將赤小豆作為利尿劑來治療多種水腫病人, 包括心源性水腫、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孕婦或產後浮腫。 明代李時珍就有一食療效方, 用赤小豆“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 並能利水消腫”。 以現代醫學觀點來分析, 無論是魚或是雞, 與赤小豆同煮食,

一方面是一種極富營養的高蛋白飲食, 另一方面又有利尿作用, 所以, 這對營養不良性浮腫及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浮腫, 或是腎病、心臟病、肝病的水腫, 的確是標本兼治之法。

2、通乳汁

古代醫家及民間多用於產後缺奶, 就是用赤小豆煮粥或煨湯服用。 如古代《產書方》中介紹:“乳汁不通, 煮赤小豆取汁飲。 ”宋代醫家陳自明《婦人良方》中也曾有記載:“予婦食素, 產後七日, 乳脈不行, 服藥無效, 偶得赤小豆一升, 煮粥食之, 當夜遂行。 ”作為婦科名醫的陳自明, 在為妻缺奶用藥無效後, 採用赤小豆粥而獲效, 更可說明赤小豆通乳作用的可靠性。

3、消肥胖

曾有位日本長壽學家提倡的禪宗長壽飲食實踐中, 發現赤小豆是一種很好的長壽食品。

統計資料也表明, 瘦者壽長, 胖者壽短。 在唐代陳士良《食性本草》中早有赤小豆“久食瘦人”的記載。

紅豆的詳細功效

1、養心補血

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穀”, 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 紅豆既能清心火, 也能補心血。 其粗纖維物質豐富, 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 能行氣補血, 非常適合心血。 讓你冬天手腳不在寒冷。

2、健脾胃

脾胃消化能力相對較強, 吸收較好。 所以, 身體較虛弱的人冬天應加緊進補, 做好來年的營養儲備, 來年才會精力好、力氣壯, 而且不會生病。 紅豆, 在中藥裡稱作為“赤小豆”, 也有明顯的健脾胃功效。

3、消除水腫

紅豆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鉀之外, 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也有很強的利尿作用,

能很好地改善因腳氣病和腎臟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臉部、腳部的浮腫, 所以, 治療水腫必用紅豆。

4、祛濕清熱

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 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 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 而紅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鐵質, 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尼克酸等成分, 具有清熱利尿、祛濕排毒作用。

赤小豆和紅豆的食用方法

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 用赤小豆、粳米煮粥, 不但利水消腫, 而且可以健脾胃。 而赤小豆冬瓜糖水, 則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湯, 有驅暑健脾的功效。 赤小豆質地堅硬, 難於煮爛, 如果要與粳米同煲, 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後, 才加入粳米。 另外, 赤小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 但不宜放鹽,

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紅豆的小豆莢可食用。 紅豆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可以像綠豆一樣烹食, 還可發芽或烤後當做搭配咖啡的點心食用。 用冷水浸泡過的紅豆需煮20分鐘, 未浸泡過的需煮25分鐘;紅豆乾燥後可食用, 經常與大米一起做粥;在亞洲, 紅豆可做成麵團, 味道香甜並可替代番茄麵團, 紅豆磨成麵粉後可做各式糕點。

中醫師說, 赤小豆與紅豆儘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 同屬豆科植物, 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 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 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 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紅豆和赤小豆的功效有什麼差別以及食用方法, 您知道了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