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補氣推薦3款藥膳方 中醫補氣注意哪些事項

中醫補氣一般傾向於藥膳的方法, 藥膳方雖然效果緩慢, 但是副作用小, 是較為科學的方法。 同時, 在通過中醫補氣的時候還要注意用對藥才行。 今天,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中醫補氣的3款藥膳方, 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補氣的3款藥膳方

一品蓮肉糕

原料:蓮肉125克, 粳米125克, 茯苓60克, 砂糖適量。

作用:補中、健脾、除濕。

適用人群:用於脾胃虛弱, 消化不良、便溏泄瀉。

製作:將蓮肉、粳米炒香熟, 與茯苓共磨為細粉, 調和砂糖, 蒸糕。 空腹食之。

洋參冬瓜盅

原料:冬瓜1只(約2.5~3.5千克), 西洋參10克, 熟火腿25克, 鮮蝦仁50克, 精肉100克, 冬筍30克, 鮮冬菇30克,

發好干貝20克, 雞清湯1000毫升, 青菜心15克。

作用:補氣養陰, 清退虛熱、生津止渴。

適用人群:適用于水腫、脹滿、淋病、痰鳴、喘咳、心肝腎病、年老體虛暑熱煩悶, 實為夏令盛暑清補之美味。

製作:冬瓜洗淨, 在1/3處橫切開(2/3為盅體, 1/3為盅座), 挖去籽瓤, 盅體盅座外皮雕刻圖案, 盅座上放盅體, 置於大平盤上;洋參洗淨切片, 火腿、精肉、冬筍、冬菇切成1.5釐米的方丁;青菜心洗淨從中間切開, 開水焯;蝦仁用濕澱粉、鹽拌勻, 在六成熱油中滑熟撈出;干貝上屜蒸熟透, 上述備料倒入冬瓜盅內;湯鍋內放雞清湯、醬油、鹽、紹酒, 燒開後打去浮沫, 放味精後倒入冬瓜盅內, 上屜旺火蒸20分鐘取出即成。

黃芪煲雞

原料:黃芪50克、大紅棗30克、炙甘草10克、烏骨雞1只(約500克)、食鹽。

作用:補氣養血,

升陽健中。

適用人群:適於內傷勞倦、氣衰血虛、泄瀉崩漏、脫肛、子宮脫垂、腎下垂。

製作:將黃芪、甘草切片, 大棗洗淨, 雞去毛和內臟, 一齊放人砂鍋, 加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打去浮沫, 放鹽和料酒, 小火煨至雞肉熟爛即成。

那麼, 中醫補氣需要注意什麼呢?

中醫補氣的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臟腑的氣虛證臨床表現的特點, 可採用不同的補氣法, 如補肺氣、補脾氣、補心氣、補腎氣等。 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 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 臨床上具體使用補氣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①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 飲食積滯或濕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 不宜使用本法。 ②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

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

治療學術語。 系補法之一。 又稱益氣。 指有補氣藥物治療氣虛證的方法。 肺主氣, 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穀, 脾氣健運, 氣血得以化生, 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 肺氣虛以少氣懶言, 動輒喘促, 怕風自汗為主症;脾氣虛以脘腹虛脹, 神疲倦怠, 食欲不振, 大便泄瀉為主症。 可用玉屏風散補衛氣, 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 助健運。 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黨參、白術、山藥、甘草等。

中醫補氣應要先諮詢相關醫生, 不可擅自行動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