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稱消化不良, 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那麼, 功能性消化不良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1、糞便中脂肪測定 脂肪定量分析是診斷脂肪瀉的簡單而可靠的試驗。 正常人是24h內糞便排出的脂肪量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的吸收試驗, 正常人每小時的呼吸排出標記物大於給予量的3.5%。
2、維生素B12的吸收的Schilling試驗 異常常提示回腸末端的病變,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常有維生素B12吸收障礙。 Schilling試驗也有助於診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3、影像學檢查 B超及內鏡檢查、其他影像學檢查, 其意義在於排除器質性的疾病, 有利於與胃以及十二指腸潰瘍、食管炎, 肝、膽、胰腺疾病和腫瘤等器質性病變鑒別。 X線、MRI成像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反映不同時間的胃排空率。
4、胃排空測定技術 核素掃描被認為是測定胃排空的金標準, 25%~50%患者胃半排空時間延長, 主要是對固體食物半排空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