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其實, 活著就是一種心態, 生活中難免遇到不愉快的事, 可以利用心理防衛機制來幫助自己找回好心情。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現在由小編為您介紹幾個小妙招, 希望對您有幫助!
好的心情需要良好的心理機制
1、幽默
幽默是一個人比較成熟的表現。 它可以陶冶性情, 又有助於克服困難, 渡過難關, 化險為夷, 是理想人格的標誌之一。 通過幽默可以讓人以良好的心態安然邁過重大挫折。
2、幻想
在現實中遇到困難時, 一時又無力解決, 則可以用幻想擺脫現實、緩解緊張的心理,
3、轉移
每當某一個人或某件事不能為自己所理解和接受時, 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分散憤怒、厭惡情緒。
4、否認
這是一種比較原始而簡單的心理防衛, 它與幻想不同, 它並非把已經發生的痛苦與不快有意地忘卻, 而是把它加以否認, 就像是根本沒有發生過, 即心理上或情感上不願意接受的事物, 就當作沒有這回事。
5、退化
當遇到挫折時, 自覺放棄成人的反應方式, 而倒退到兒童時期那樣去應付挫折, 不去主動承擔成人的責任及由此帶來的恐懼與不安, 而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
6、合理化
遭受挫折或者某一目的難以到達時, 給自己找一些“言之有理”的所謂理由加以解釋。
7、事後彌補
用一些象徵性的語言來消除先前發生的不快所帶來的心理不安。
8、模仿
努力把自己變得與自己所崇拜的人相似, 包括服裝、音調、愛好等, 借此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願望。
好的心情從早上開始
1、把鬧鐘設置成喜歡的輕音樂
音樂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舒緩下來, 而把鬧鐘設置成喜歡的輕音樂能放鬆情緒, 使緊繃的神經得到緩解。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都害怕自己起不來, 習慣將鬧鐘設成勁爆的音樂, 從這種吵鬧的鬧鈴中突然驚醒的感覺, 帶來的往往是煩躁的心情。
所以在鬧鐘的設置方面不放選用柔和的的音樂。
2、養成排毒習慣
腸道是人體的“下水道”,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殘渣從這裡被排出體外。 如果腸道堵塞, 大便長期滯留, 很容易使各種毒素被腸道反復吸收, 影響健康。 所以, “一定要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習慣。 ”在起床或早餐後, 固定時間到廁所裡去蹲一蹲, 能讓身體養成定點排便的習慣, 即使沒有便意也可以試試, 形成的自己排便生物鐘。
3、適當做一下晨練
耗氧運動在改變不良情緒等方面, 比服用任何藥物效果都好。 人在心情不佳的時候可以用運動來排解, 可以出去跑步, 可以游泳, 還可以騎自行車, 在運動的時候, 不良的情緒會隨著汗一起排出。 而晨運不僅對健康有利, 還能讓人保持一天的好心情。
4、穿衣照鏡子的時候笑一笑
每天早上專門挑出10分鐘時間來打扮自己,
5、起床後喝一杯水
早上第一杯水, 能補充水分、預防便秘、調節腸胃、使大腦清醒, 對維護人體健康作用顯著。 而且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功效, 新鮮白開水能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釋, 促進血液迴圈, 讓人快速清醒;蜂蜜水適合中年女性, 能預防骨質疏鬆, 改善疲勞;便秘的人可以喝點淡鹽水;牛奶不要空腹喝;碳酸飲料最好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