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門檻效應 做事從簡到繁更易成功

登門檻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1966年, 美國心理學家曾作過一個實驗:派人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 要求她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她們家的窗戶上, 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 過了一段時間, 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 要求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裡, 結果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了。 與此同時, 派人又隨機訪問另一組家庭主婦, 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裡, 結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婦同意。

同類實驗: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 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 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 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個居民區, 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 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 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 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 結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者認為, 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捲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 便會產生自己是關心社會福利者的知覺、自我概念或態度。

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 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 於是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就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 並使態度拓改變成為持久的。

不言而喻, 前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超過半數, 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提出了一個較小的要求;而後一組的家庭主婦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 是因為在這之前對她們沒有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 換句話說, 前一組的家庭主婦的同意率之所以高於後一組的家庭主婦, 是因為人們的潛意識裡總是希望自己給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在人際交往中, 當我們要求某人做某件較大的事情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 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

“登門檻效應”對我們的啟示很多, 在教育工作上也有應用和借鑒。 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教師一下子不宜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 而是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有進步的小要求, 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學生往往更容易接受並力求達到。 “登門檻效應”蘊涵的是一種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不經意處見匠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