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特性
喜陰涼潮濕氣候, 耐寒, 宜生長在海拔1200-2000m的高寒山區。 以土層深厚, 富含腐殖質的黑色灰泡土、黃沙土栽培, 不宜在土層淺、積水地和粘性土壤上種植。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 育苗移栽或直播。 10-11月採收果育, 曬乾脫粒, 貯藏備用。
育苗移栽
撒播, 開1.3m寬的高畦, 每1hm2用種子60-75kg, 與火灰。 人畜糞水拌成種子灰撒播畦面, 薄蓋火灰或腐殖質土, 後覆草, 保持土壤濕潤, 。 待苗出齊後, 揭去覆草, 于冬季倒苗後或第2年3-4月解凍後進行移栽, 按行穴距各33cm挖穴, 每穴栽1-2株, 壓緊泥土。 冬季栽種, 蓋土宜厚, 每1hm2需種苗9000-150000株。 直播, 冬播在10-11月採收種子後立即進行,
田間管理
移栽苗在5、6、7月各中耕除草1次, 追肥2次, 在出苗時和夏季植析封畦前畦前進行, 施人畜糞水為主, 適當施尿素和餅肥。 直播在苗高7-10cm時, 勻苗、補苗, 中耕除草, 春、夏季施人畜糞水或尿素, 冬季施餅肥, 每1hm29000-11250kg, 過磷酸鈣6750-11250kg, 堆肥(堆漚之後)225000-337500kg。
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 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 用5%石灰水或50%多菌靈1000倍液灌病區。 褐斑病, 發病前與初期, 噴1:1:15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1000倍液。 胡蘿蔔微管蚜, 5-7月發生, 在越冬卵完全孵化或幼葉尚未捲曲時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