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烏梅化蟲湯

組成:烏梅10克, 花椒3克, 細辛3克, 檳榔6克, 黨參10克, 當歸10克, 川楝子10克, 胡黃連3克, 炒白芍15克, 炒使君子10克, 延胡索10克, 苦楝皮10克, 炙甘草6克。 (方中藥物用量適於3~12歲兒童) 。

功能:調肝和脾, 安蛔止痛。

主治:小兒腸蟲證。

方解:本方由烏梅丸、金鈴子散、化蟲丸、連梅安蛔湯等合方化裁。 方中烏梅酸平, 斂肺生津, 和胃安蛔;花椒、細辛辛溫, 辛以伏蛔, 溫髒祛寒。 胡黃連代替黃連, 除疳熱, 清濕熱, 且其性味苦寒, 苦能下蛔, 寒以清解蛔蟲上擾之熱及肝膽鬱熱、食積之熱, 並能杜生蟲之源。 以上諸藥合用, 正合“蛔得酸則靜, 得辛則伏, 得苦則下”之意。

因小兒肝常有余, 故用當歸、白芍養血柔肝, 以補肝體。 延胡索辛苦溫, 歸肝脾經, 活血行氣止痛作用, 為“活血化氣第一品藥”;川楝子苦寒性降, 行氣止痛、疏肝泄熱, 二藥合用即金鈴子散, 理氣止痛而不傷陰, 此外川楝子還可以殺蟲止痛。 炒使君子甘溫, 殺蟲消積健脾;苦楝皮、檳榔苦寒, 緩下殺蟲, 三藥合用, 含“化蟲丸”之意, 驅蛔殺蟲之力倍增。 黨參甘溫, 健脾益氣, 實脾土以禦肝侮。 小兒體稟少陽春生之氣, 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故在化蟲基礎上, 以“和”為法, 苦降、辛散、酸斂並用, 調肝和脾, 和解少陽, 溫髒安蛔, 寒熱並用, 正如戴天章《廣瘟疫論》所說:“寒熱並用之為和, 補瀉合劑之謂和, 表裡雙解之謂和, 平其亢曆之謂和。 ”

加減應用:若患兒無明顯不適,

僅食欲欠佳者, 加炒雞內金、焦三仙;若臍周腹痛、腹瀉便溏、性情急躁、活潑好動, 加防風、炒白術;若腹部觸及包塊, 按之壓痛, 加用紅藤、五靈脂、莪術;若兼厭食納呆, 舌紅、苔膩者, 加法半夏、陳皮、茯苓、木瓜、焦三仙;兼咳嗽、咳痰、咽喉不爽者, 加牛蒡子、桔梗、前胡、百部;夜寐不安者, 加用遠志、炒酸棗仁;兼便秘者, 加枳殼、升麻、麻子仁;兼嘔吐者, 加紫蘇葉。

體會:臨床觀察顯示, 本方治療患兒由於蛔蟲內聚腸道, 爭食水穀精微, 耗傷氣血所致面色萎黃, 頭髮稀疏, 乾枯無澤, 口角流涎, 身材矮小, 精神欠佳, 甚則面色青黃, 煩躁好動, 夜寐不安者有良好療效。 此外, 有吮手指、喜俯臥位休息、夜間磨牙齧齒等蟲證表現者, 也可運用本方治療。

典型病案:宋某,

女, 3歲, 2013年9月27日以“臍周疼痛3天”就診。 患兒無明顯誘因出現臍周疼痛, 呈陣發性, 納可, 喜俯臥位, 夜間齧齒。 查體:面色青黃, 間雜白斑, 咽無充血, 心肺聽診正常, 左側腹部可觸及明顯包塊, 按之壓痛, 食指指紋青黃, 舌淡紅苔薄白。 處方:烏梅10克, 花椒3克, 細辛3克, 使君子3克, 檳榔6克, 黨參10克, 當歸10克, 川楝子10克, 胡黃連3克, 炒白芍15克, 延胡索10克, 苦楝皮10克, 佛手6克, 陳皮6克, 雞內金10克, 五靈脂10克, 莪術6克, 白芷6克, 紅藤15克, 炙甘草6克。 6 劑水煎服。 2劑後臍腹痛明顯減輕, 4劑後腹痛消失, 飲食正常。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