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酷暑,
白天太陽經常如火當頭而照,
晚上如果不開空調,
想睡個囫圇覺都困難,
精神萎頓,
茶飯不思,
少有人不受夏日高溫的困擾,
中醫管這種現象叫"苦夏"。
這時候能經常吃點冷飲,
無疑成了許多人心中最熱切的盼望。
但是冷飲如果吃得不恰當,
非但不能消暑,
反而可能添病。
幾個不宜吃冷飲的時點:
1.吃飯時
有些人喜歡在吃飯時吃冷飲,
比如喝上一大紮冷凍果汁,
甚至喜歡用剛從冰箱中取出的涼白開水泡米飯,
覺得這樣吃痛快、消暑;還有的人喜歡剛吃完飯,
就吃一大杯霜淇淋。
這都是不恰當的吃法。
因為胃部突然受到大量冷飲的“侵襲”將使其驟然收縮, 蠕動減緩乃至停止, 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也隨之減弱乃至停止, 要一直等到胃部重新恢復到正常溫度, 消化功能才可能重新正常進行。 這個時間至少需要30分鐘左右。
長此以往,
將導致胃部功能紊亂,
引發各種胃部疾病。
更嚴重的是,
吃飯時吃冷飲,
胃部的驟然收縮可能導致胃粘膜撕裂,
引起胃出血,
或導致食物和胃酸直接接觸胃壁,
引起程度不同的痛感。
一般對患有胃疾的人,
醫生都不會忘記叮囑一句少吃冷飲,
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冷飲易加重其病情。
另外,
冷水泡米飯尤其不可取,
因為水泡米飯不利咀嚼,
增加胃部負擔,
還沖淡胃液,
不利消化。
有些人喜歡在劇烈運動後,
正確的做法是:在劇烈運動後, 休息半小時, 等體溫恢復正常, 再慢慢進食冷飲, 但也不可一次吃得過多。
夏天溫度高, 細菌容易繁殖, 食物易腐敗, 加上一些冷飲中大量使用乳類、糖類等原料, 更給細菌的滋生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購買冷飲時要注意觀察, 對於瓶裝或利樂盒包裝的飲料, 如果發現脹氣、瓶壁變形等情況, 絕對不要吃;對於霜淇淋、雪糕等固態冷飲, 除了注意生產日期, 亦要觀察包裝, 對於形狀不正常的, 千萬不要購買和進食, 因為這有可能是經過融化再凍結的產品, 甚至有可能是冷鏈過程中多次出問題的產品。 此外, 儘量購買大廠家、大品牌的產品, 因為這樣的產品相對在生產原料的組織、生產過程的控制以及冷鏈運輸等環節可能享有更高保障。
幾類人不適宜吃冷飲:
1.老人
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弱, 尤其消化道功能的衰退明顯, 對冷飲的耐受力大大降低, 過分貪嗜冷飲, 不僅可能引起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 還可能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 尤其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 最好禁食冷飲。
2.嬰幼兒
嬰幼兒胃腸道發育尚不健全, 對冷飲的刺激極為敏感, 給嬰幼兒吃冷飲很容易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更嚴重的是, 因為嬰幼兒的腸管比成人薄, 包裹在腸管表面的腸系膜相對較長而柔軟, 不能很好地將腸道固定在後腹壁, 加之嬰幼兒消化功能尚不完全,
因此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要吃任何冷飲, 大於這個歲數的孩子, 家長也最好不要讓其進食太多冷飲, 尤其對孩子進食冷飲的時機和品種要嚴格控制。 在給孩子購買冷飲前, 家長要仔細閱讀產品配料表, 對一些含過多人工合成色素、香精之類食品添加劑的冷飲, 最好不要讓孩子吃。
3.經期和孕期婦女
女性月經期過食冷飲, 易引起盆腔臟器小血管收縮與痙攣, 從而產生痛經乃至虛脫等現象;懷孕期婦女過食冷飲, 則可能使子宮收縮加劇, 對胎兒不利, 甚至引起流產。 無論經期婦女還是孕期婦女, 都應慎食冷飲。
4.胃腸道疾病患者
急性腸胃炎、慢性腸炎、十二脂腸潰瘍等胃腸道疾病患者, 可能因進食冷飲而使病情加重。
5.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量冷飲經過食道和胃時,可引起鄰近的冠狀動脈收縮,能誘發心絞痛、高血壓和心律紊亂。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病人,病情較重時應少食或禁食冷飲。
可能因進食冷飲而使病情加重。
5.心血管疾病患者
大量冷飲經過食道和胃時,可引起鄰近的冠狀動脈收縮,能誘發心絞痛、高血壓和心律紊亂。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病人,病情較重時應少食或禁食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