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根據體質活用藥材

臨床上有許多病人症狀往往千奇百怪, 並非書本上記載有證可辨, 有方可依, 有的病人會查不出什麼病, 但病人訴說繁多, 醫者用藥很難下手, 有時藥用下去卻難以收效, 這種病人攻之不得, 補之無益, 病人多表現為陰陽俱虛之象, 其:“補陽則陰竭, 補陰則陽脫”。 如此病人臨證之時, 只可治其體, 不可治其病。

處方:太子參15克, 炙黃芪15克, 焦白術12克, 柴胡5克, 當歸15克, 竹茹9克, 枳實5克, 陳皮9克, 半夏9克, 茯苓15克, 甘草5克, 生薑3片, 服藥7劑後, 諸症減輕, 後續原方隨證加減, 服藥60餘劑, 症狀消失, 停藥而愈。

此外有的患者久病痼疾,

百孔千瘡, 用藥難以顧全, 臨證之時也只可據體質辨治, 使正氣足而邪自退。 如有一患者, 患腎病綜合征, 全身水腫, 食欲不振, 小便不利, 周身乏力, 蛋白尿, 此患者脾虛體質明顯, 治以健脾益氣升陽立方, 參苓白術散為基礎加生黃芪30克, 升麻5克, 葛根6克, 柴胡5克, 意在健脾化源, 升陽益氣, 藥後水腫日漸消退, 尿蛋白日漸下降, 症狀向愈。

總之, 體質辨治即是治療整體, 實乃中醫之特色, 但臨證之時並非所有疾病都從體質辨治, 假若慢性病而患感冒, 即需治其新感, 即以治病為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