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外用方治凍瘡

凍瘡是機體受低溫侵襲而引起的局部損傷。 凍傷部位以身體的末端和暴露部位, 如手足、耳鼻、顏面等處多見。 由於寒冷侵襲, 引起居部血液迴圈障礙, 造成皮膚局部組織缺血缺氧, 代謝失常, 而出現局限性紅斑、腫脹, 嚴重時發生水泡和潰瘍, 甚至組織壞死。 病程緩慢, 氣候轉暖時可自愈, 到第二年冬天極易復發。 筆者用溫經通脈, 活血化瘀藥物以祛寒邪、通經脈、活血化瘀, 使凍瘡局部血液流通通暢, 再加入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白藥粉, 更有利於臨床症狀的緩解。 對輕度凍瘡採用摩擦生熱, 或加溫藥液泡洗,

可促使藥物吸收;對中度、重度凍傷者, 除用藥液泡洗外, 外面用紅外線照射, 使皮膚受熱, 毛孔開張, 可加快藥物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