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明辨虛實治寒熱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 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載於《素問·至真要大論》。 “寒之而熱者”, 指用苦寒泄熱法治熱證, 病不愈反見熱者, 是指腎陰(真陰)不足之虛熱, 而非有餘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 此為陰虛不足, 陰虛則熱之證, 應尊王太僕“寒之不寒, 責其無水, 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的治療大法。 方用六味地黃丸、左歸飲等。 “熱之而寒者”, 指用辛熱藥物治療寒證, 病不愈而反寒者, 是腎陽(真陽)不足的虛寒, 而非有餘之實寒;“取之陽”即治宜補其腎陽(命門真火)。 此為陽氣不足, 陰寒彌漫之虛寒證, 應採用王太僕“熱之不熱,

責其無火, 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的治療大法。 選方金匱腎氣丸、右歸飲等。 跟隨姜良鐸老師學習期間, 親見其臨床遇到寒熱錯雜之證, 不被假像所迷惑, 而是在複雜的症候群中去偽存真, 緊扣主要病因病機, 合理用藥。 案1 林某, 男, 56歲。 患者鼻衄量少, 反復不止1周。 頭暈目眩, 耳鳴心悸, 面色潮紅, 五心煩熱, 腰膝酸軟, 舌質紅, 無苔, 脈沉細數。 探尋病史為過食辛辣、酗酒, 內傷房事, 腎陰暗耗, 勞傷太過, 虛火炎上, 灼傷鼻絡而發鼻衄。 治宜滋陰降火, 涼血止衄。 處方:生地黃30克, 懷山藥12克, 山茱萸12克, 丹皮10克, 茯苓10克, 知母12克, 黃柏12克, 桑白皮15克, 白茅根15克, 枸杞子15克, 荊芥炭10克, 仙鶴草12克, 功勞葉12克。 服上方3劑後, 鼻衄已止, 餘症好轉。 為鞏固療效, 上方去荊芥炭,
加麥門冬15克, 再進6劑, 諸症悉除。

按:腎為水髒, 腎陰虧虛, 不能克火, 火熱炎上動血而致鼻衄, 反復不止。 腎虛則髓海不足, 不能濡養清竅, 故眩暈耳鳴。 腎陰不足, 不能上濟於心, 心火內動, 則心悸。 陰虛內熱, 故見面色潮紅, 五心煩熱。 腎虛腰府失養, 則見腰膝酸軟。 根據“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的原則, 當補不足之陰, 以制亢盛之陽。 方中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滋補腎陰, 以制虛火;懷山藥、茯苓補養脾肺之陰, 以養肺濟腎;知母、黃柏清熱瀉火, 使火不動血;桑白皮、白茅根、丹皮清熱涼血止血;仙鶴草、功勞葉為董建華“補氣不上火, 清熱止血”之經驗藥對。 全方共奏滋陰補腎, 降火止血之效。

案2 劉某, 女, 61歲。 患者素有肺心病數年。 近來氣短喘息,

不能平臥, 面部及雙踝關節浮腫, 眼瞼尤甚, 身熱, 體溫38.5°C, 口乾渴, 不欲冷飲, 納穀未進, 小便清, 大便溏。 就診前曾靜脈滴注青黴素、地塞美松、氨茶鹼1周, 又服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中藥數劑。 發熱不退, 氣短喘息仍作, 病情日重。 切其脈疾數無根, 唇雖幹而舌潤, 身熱但不喜冷飲。 為真寒假熱, 虛陽外越之候, 急投益氣回陽, 補腎納氣之品, 以達引火歸元。 處方:人參12克, 炮薑6克, 五味子6克, 麥冬12克, 防己10克, 甘草6克, 金匱腎氣丸10克(包煎)。 服上方2劑後, 喘息減輕, 體溫降至37.6°C。 服7劑後, 諸證悉平。 於是上方加沙參10克, 蛤蚧粉3克(分沖)、桑白皮10克, 加減共服35劑, 病告而愈。

按:此病例為真寒假熱之證。 王冰注“(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句謂“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 此為治療真寒假熱之法,

即用大熱之附子、炮姜、桂枝以驅寒, 《靈樞·終始》指出:“陰盛而陽虛, 先補其陽, 後瀉其陰而和之”。 此案用生脈散益氣生津, 意在“善補陽者, 必于陰中求陽, 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制附子、桂枝引火歸元, 導火入宅, 使水火互濟, 陰平陽秘, 藥證合拍, 故取佳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