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中醫:經行腹瀉 健脾益腎為主

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後或期間出現大便偏稀, 甚至腹瀉的情況, 且伴有小腹疼痛, 吃藥不管用。 但只要月經一結束, 腹瀉就會自然好轉。 中醫稱這種情況為經行腹瀉

中醫根據腹瀉症狀, 將腹瀉分為脾虛和腎虛兩類:

1、脾虛型:表現為行經期或行經之前, 大便稀薄, 或面目及四肢浮腫, 腹部脹滿, 舌質淡紅, 舌苔白膩, 飲食不思, 神疲肢乏, 經行量多, 經色淡淺, 經質稀薄, 脈象濡緩。 方用參苓白術健脾湯。 此方具有健脾益氣, 化濕調經之功效。

2、腎虛型:表現為頭昏耳鳴, 肢冷畏寒, 經行大便泄瀉, 或清晨起床泄瀉不止,

腰骶酸軟, 經期色淡, 經質清稀, 舌苔白潤, 脈象沉遲。

治療經行腹瀉, 應以健脾止瀉為主, 調經為輔。 脾虛為主者可服用健脾丸或參苓白術丸;肝鬱型者可服用痛瀉藥方;腎虛者需服用四神丸, 同時配以一些食療的方子, 在經前期食用。 體質偏寒的人, 可用生薑5片、紅糖30克, 水煎後, 分2次服用, 持續3天;脾虛泄瀉者可用白扁豆60克、紅棗60克、黑糯米適量, 煮粥;腎虛者可用淮山藥50克、糯米適量, 煮粥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