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時人們會用嘴來代替呼吸, 但日本醫療法人社團智德會“家庭”齒科醫院的佐野真弘醫師等研究人員發現, “口呼吸”(即用嘴巴呼吸)與鼻呼吸相比, 會令大腦前額葉消耗更多的氧分, 從而有損人體健康。 該研究成果屬全球首度發現, 已刊登在2013年12月號的SCI學術期刊《神經學報告》上。
研究人員應用最新的腦功能NIRS測量法, 通過近紅外線對頭皮進行照射來測量大腦的耗氧活動。 結果顯示, 用嘴呼吸的參試者, 其大腦前額葉的活動處於活躍狀態, 易陷入慢性疲勞狀態, 從而導致注意力、學習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下降,
延伸閱讀:如何正確呼吸?
①胸式呼吸:完全用胸部控制氣息, 氣吸到肺裡後, 由胸部向外擠壓, 這樣, 吸氣量不能達到最大值, 氣流不穩定, 氣息也不能持久, 身體易感疲勞, 這種方法不好控制氣息, 也有損健康, 所以一般不提倡採用胸式呼吸方法。
②腹式呼吸方法:吸氣時將橫隔肌下沉, 儘量擴大腹部與腰部, 民間說法叫做“氣沉丹田”。 呼氣時, 丹田要繃住勁, 一點一點均勻地將氣吹出, 經過反復練習, 這種呼吸方法是能夠掌握的。 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氣流, 均勻的將氣吹出, 還可根據音樂需要增強或減弱氣流強度, 做出強弱變化和腹顫音效果, 是一種正確的呼吸方法。
③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吸氣時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時向外擴張,
採用胸腹式呼吸時。 當整個呼吸肌肉組織聯合工作時, 呼吸肌肉所承擔的負荷分佈得非常均勻, 這樣, 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