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脈管炎的5大檢查方法

對於疾病, 我們只有正確的對其進行檢查確診, 才會在其治療上取得顯著地效果, 脈管炎也是如此。 專家介紹, 脈管炎之所以較難治療, 是因為很多患者在患上此病時亂投醫。 那麼, 關於脈管炎的檢查方法你瞭解哪些呢?

1.肢體血流圖檢查。 利用容積描記測定並記錄搏動血流量, 若峰值降低, 提示血流量減少;降支下降速度減慢, 說明流出道阻力增加, 其改變與病變嚴重程度成正比。

2.超聲多普勒檢查。 根據多普勒聽診器所得到動脈音的強弱, 判斷動脈血流的強弱。 應用超聲多普勒血流儀可以記錄動脈血流波形,

若波形幅度降低或呈直線狀, 表示動脈血流減少或動脈閉塞。 同時還能作踝肱指數和節段動脈壓測定:踝肱指數為踝壓(踝部脛前或脛後動脈收縮壓)與同側肱動脈收縮壓之比, 正常值≥1.0。 如果大於0.5、小於1, 應視為缺血性疾病;如果小於0.5, 則表示嚴重缺血。 節段動脈壓測定主要是定位檢查, 瞭解血管閉塞的平面, 常用的方法是測定大腿近端、膝上、膝下及踝部各段血壓, 如果上、下節段壓力差大於 30.0mmHg, 說明兩個節段間有血管閉塞性病變。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常常表現為膝上血壓正常, 膝下明顯降低, 說明膝下動脈已受累。

3.紅外線熱像儀。 應用熱像儀可以正確地比較兩個相應部位的溫度差。 肢體熱圖像顯示缺血部位輝度較暗,

出現異常的冷區。 熱像儀不僅比皮膚測溫計所測定的範圍廣, 而且顯示的圖像有利於觀察和對比。

4.動脈造影。 患肢中小動脈多節段狹窄或閉塞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典型X線徵象。 最常累及脛前、脛後及腓動脈, 它們同時或個別狹窄、閉塞, 後期可以波及膕動脈和股動脈。 動脈滋養血管顯影, 形如細彈簧狀, 沿閉塞動脈延伸, 是重要的側支動脈 , 也是本病的特殊徵象。 動脈造影可確定動脈阻塞的原因、部位、範圍、側支迴圈以及流出道情況。

5.血液化驗檢查。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在病變活動期血液流變學檢查常有血液粘度、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纖維蛋白原值等異常;血液凝固學檢查可有纖溶酶原活性、AT-Ⅲ、6-酮-PGF1α/TXB2比值異常;T 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抗動脈抗體和免疫複合物等檢測有陽性發現,

對診斷和病情分析有重要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