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老年人可適當的參加體育鍛煉, 除選擇較小負荷的專案以外, 還要量力而行, 持之以恆, 同時還應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有關老人鍛煉的四項指導原則, 這樣才有利於老年人的長壽養生。
1.重視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運動
如游泳、慢跑、散步、騎車等。 專家們認為, 鑒於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全世界老人的“第一殺手”, 老年人有意識地鍛煉心血管就顯得格外重要。 為保證心血管確實得到有效鍛煉, 專家們建議有條件的老人每週都應從事3~5次、每次30~60分鐘的不同類型運動, 強度從溫和至稍稍劇烈。
2.重視重量訓練
以前的觀點是老人並不適宜從事重量訓練, 其實適度的重量訓練對減緩骨質流失、防止肌肉萎縮、維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積極作用。 當然, 老人應選擇輕量、安全的重量訓練, 如舉小沙袋、握小杠鈴、拉輕型彈簧帶等, 而且每次不宜時間過長, 以免導致可能的受傷。
3.注意維持體能運動的“平衡”
體能運動的“平衡”應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訓練、彈性訓練及心血管運動等多種方面的運動。 至於如何搭配, 則視個人狀況而定, 其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年齡。 高齡老人和體質衰弱者也應參加運動傳統的觀念是高齡老人(一般指80歲以上)和體質衰弱者參加運動往往弊多利少,
4.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
由於體質較弱、體能較差、意志力減弱或傷痛困擾, 不少老人在鍛煉時往往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急躁、怕苦、怕出洋相、因達不到預定目標而沮喪等), 由此或使鍛煉不能達到預定的健身效果, 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廢。 鑒於此, 專家們要求健身指導者在為老人制定科學的健身計畫時, 還須同時關注他們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
老年人在體育鍛煉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五戒:
一戒負重練習。 老年人肌肉開始萎縮, 肌力明顯下降。 30歲男子的肌肉比例占體重的40%-45%, 而老年人僅占25%左右。 負重專案引起的緊張用力, 容易引起局部肌肉損傷。
二戒憋氣使勁。 由於憋氣使勁時胸腔內壓力驟然升高, 使心臟負擔加重, 血液回心不暢, 輸出量也相應減少, 易發生頭暈目眩, 甚至暈厥。 同時, 由於血壓上升, 又容易誘發腦血管意外。
三戒急於求成。 上了年紀後, 機體適應能力較差。 30歲以上, 年齡每增長10歲, 負荷的適應時間約延長40%。 因此, 如果負荷量增加過快, 容易發生意外。
四戒爭強好勝。 不要為和別人比高低, 而勉強進行力所不及的運動, 爭強好勝, 超過了機體的承受能力, 就容易發生意外。
五戒過分激動。 老年人的鍛煉方式主要是以健身娛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