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材包含成千上萬種, 知道每一種藥材的藥效後, 才能給病人開出適合的藥方來。 所以知道每一個種藥物的藥效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能很好的知道藥物的藥效, 那麼就不能開出適合病人藥方來, 這樣就不能治療好病人的疾病症狀。 那麼柏子仁的藥用價值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
1、柏子仁治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 等分。 同研, 熔白蠟丸桐子大。 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九, 食前。 (《本草衍義》)
2、柏子仁治勞欲過度, 心血虧損, 精神恍惚, 夜多怪夢, 怔仲驚悸, 健忘遺泄, 常服寧心定志,
3、戢陽氣, 止盜汗, 進飲食, 退經絡熱: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兩, 牡蠣(甘鍋子內火緞, 用醋淬七次, 焙)、人參(去蘆)、白術、麻黃根(慢火炙, 拭去汗)、五味於各一兩, 淨麩半兩(慢火炒)。 上八味為末, 棗肉丸如梧子大。 空心米欽下三、五十丸, 日二服。 作散調亦可。 (《本事方》柏子仁丸)
4、柏子仁治血虛有火, 月經耗損, 漸至不通, 贏瘦而生潮熱, 及室女思慮過度, 經閉成癆: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錢(一作各二兩),
5、柏子仁治脫髮:當歸、柏子仁各一斤。 共研細末, 煉蜜為丸。 每日三次, 每次飯後服二至三錢。 (《全展選編?皮膚科》)
6、柏子仁治腸風下血:柏子仁十四枚。 燃破, 紗囊貯, 以好酒三盞, 煎至八分服之。 初服反覺加多, 再服立止。 非飲酒而致斯疾, 以艾葉煎湯服之。 (《世醫得效方》)
柏子仁與酸棗仁皆能養心安神, 滋陰止汗。 然柏子仁重在補心, 酸棗仁專於補肝, 病機有異;柏子仁潤燥力強, 可潤腸通便, 酸棗仁斂陰力勝, 能生津止渴, 兼治不同。
對於病人來說明白每一種藥物的藥效對於治療自己的疾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