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好孩子需要“壞”父母》連載——以前的狀況:太多沒有原則的妥協

父母滿懷熱誠地期待自己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然後是一路辛苦地撫育和培養, 直至他們在生理和人格上都能夠獨立自主。 如此艱辛的一條路, 然而父母還是做了這樣的選擇。 或許每一對父母在選擇養育孩子的時候, 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目標。 但在成千上萬個理由和目標中, 對天下所有父母而言, 首先,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與自己的童年相比, 孩子的童年應該被營造得更加溫馨、活潑、快樂、積極。 其次,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 愛自己。 這是一個基本的關於投入與收穫的問題:父母千辛萬苦地將孩子拉扯大,

希望孩子愛戴自己, 這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 然而現實中的情況是, 孩子們經常讓父母失望。 (用民間俗語來說就是:人們永遠也不要期望從孩子身上得到一樣東西, 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因為父母有這兩種期望而指責他們, 因為這兩種期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且不會損害到任何其他人的利益。 這種期望就像人們的感覺一樣, 是自然存在的, 所以任何試圖隱藏或否認這種期望的行為都是徒勞的, 也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應該正視到, 這是所有父母的一種最基本的需求。 然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我們只要最優秀的(孩子)”導致了父母養育孩子目的的偏差, 從而引發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系列問題。
這些問題原本就不簡單, 而現在某些錯誤的認知則又讓這些問題越來越複雜。

孩子們都有什麼樣的需求及愛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他們的需求和愛好與父母們的不同, 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當孩子與父母的利益不同時, 因利益不同而產生的矛盾總會在某一天浮出水面, 隨之而來的可能還有程度更加劇烈的衝突。

不同輩分的人因為利益的不同而導致矛盾和衝突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 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歷史中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被當時的希臘人民控告, 因為他們認為蘇格拉底為希臘的青少年帶來了惡劣的負面影響,

毒害了他們, 最後蘇格拉底為此被判處死刑。 而蘇格拉底則一直對當時的希臘青年表示不滿, 他為希臘青年寫的挽歌《當代青年》自出現之日起就一再被人們傳誦。 “存在于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衝突, ”心理分析學家沃爾夫岡 ·豪赫海默( Wolfgang Hochheimer)認為, “是人際交往之間最常出現的問題之一, 這個問題產生於人類歷史的開端, 並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 ”

毫無疑問, 這種說法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還有待補充。 存在于不同年代與輩分人群之間的問題無處不在, 但是如今人們對於這種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卻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與蘇格拉底被審判時已有天壤之別。 而引起這一變化的本質原因是, 人們越來越注重和諧,

尤其是不同輩分與年代人群之間的和諧。 青少年與成年人的利益總是不同, 每當這兩個人群因為利益不同而發生衝突時, 父母們總是會利用嚴厲的手段來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而這所有的一切在以前都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 生活在今天的孩童則幸運多了, 因為這種來自父母的專制差不多已經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 但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還是需要進一步改善, 我們還需要做出多種努力來維繫父母與孩子之間良好的互動, 父母不僅不能再像以前一樣, 以絕對的專權暴力手段來對付自己的孩子, 還要盡可能地減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利益差異以及共同生活中的衝突, 儘管有人說這些差異和衝突是無法避免且必然會出現的。
最為理想的目標是, 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 我們連絲毫差異和衝突的兆頭都感覺不到。

${FDPageBreak}

有一件事是無可辯駁的: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難做。 儘管他們很少向周圍其他人尋求幫助, 但是各種教育孩子的建議、小竅門還是鋪天蓋地而來, 最終將他們完全包圍。 此外, 他們還要盡可能地掌握並熟悉“官僚手段”(這裡指蘿蔔加大棒的政策, 父母對待孩子應該剛柔並濟, 既不能一味地寵溺, 只用懷柔政策, 也不能只使用權威和暴力, 對孩子實行鐵血統治。 對待孩子, 父母應該學會合理地使用官僚手段, 就像統治機構對待百姓一樣, 恩威並施)的應用, 唯有如此, 他們才有可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父母。 對於很多人而言,成為合格或者成功的父母已經變成了嚴重的精神負擔,他們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優點並加以保持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進而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現在,這種對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了,父母要承擔的義務也越來越明朗化。在這種備受壓迫的情況下,父母要想維持原本不受約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也變得越來越難。

與此同時,父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也在急劇減少。做父母的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所以一旦他們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就總是會想方設法地使孩子們儘量度過一段輕鬆自在的美好時光。友好的家庭環境和和諧的共處氛圍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努力的,如果所有家庭成員都願意為了這一美好願望而共同努力的話,那麼家庭成員之間因衝突而導致的不和、紛爭和抱怨可以從一開始就被扼殺掉。當然,有些衝突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家庭成員有心扼制,它們說不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又突然浮出水面 ——並且通常還是在一個特別不適宜的時候 ……

現在,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其主要責任應該由父母這一方來承擔。由於父母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所以可以用來陪伴子女的時間自然越來越少(現今社會中絕大多數父母正面臨著這一狀況,我自己也是如此)。“由於白天一整天都在工作,孩子被冷落在一旁,所以父母通常深感自責和內疚。下班以後,就會儘量不惹孩子生氣,甚至做出討好孩子的舉動。一方面,父母總是擔心,當自己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是否會受到傷害;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孩子能夠忍受現狀,甚至希望孩子能夠諒解自己。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向自己表明,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也能照顧自己,一切其實並沒有那麼糟。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作用下,父母開始試圖為孩子營造一個夢幻的王國:每天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後,孩子就成了家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我們已經虧欠了他們這麼多(因為我們總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缺席),我們怎能再對他們做出更多更過分的要求呢(當我們能夠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時候)?’所有受自責感折磨的家長們都幾乎抱著這種心理。 ”

家長們這種內疚的心理十分常見,但是引起他們內疚的原因並不一定都是因為他們忙於工作。除卻耗去父母們大多數時間的工作之外,可以造成他們內疚的原因還有很多,而這些原因,一部分是父母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則是社會因素,比如現今社會對父母越來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我們注意到一件事情,當我們越是有計劃地刻意地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事情往往越是會有出人意料的發展;當我們發現自己沒有達到預定要求和標準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羞愧甚至難過。如果“摩登完美父母”有一個行為標準的話,如果這些標準以文字形式被固定下來的話(還有哪個已經為人父母的人可以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的行為完全沒有受到這些標準的影響),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將會在無形中被提得越來越高。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些父母,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感到沮喪,因為這些標準並不能使他們一直完全滿意。“重新考慮該如何對待孩子,及時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法,永遠都不會嫌遲,並且也永遠都不會多餘。”在德國,曾經有一本流傳甚廣的有關兒童教育的專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同於當時流俗的一些作品,只憑藉熱門話題吸引看客前來購買,相反,書中敘述的內容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作者甚至還首次提出了某些觀點:“你們的孩子從來都不是天使,但是你們卻可以成為越來越出色的父母,可以做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這句話富含了人類的基本倫理道德,隱藏在這句話後的資訊也很明瞭:做父母的永遠都別想休息或怠惰,為了成為完美的父母,他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持續不斷地努力。當他們的修為達到和上帝一樣的水準時,讓人滿意的結果才有可能出現,儘管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近似為零。

${FDPageBreak}

現在“成為好父母”的這種意識蔓延的範圍越來越廣,人們對於父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這種高壓下,父母沒有變得“越來越好”,沮喪的、慚愧的、不滿於現狀的父母卻越來越多。

當人們越來越嚴肅地看待生活,還處於幼稚園和小學的孩童就已經被賦予了眾多厚望,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下面的情況就變得十分棘手了:孩子們要滿足這些人的所有願望,最後導致一件事的發生 ——畢業考試變得十分重要。而這又導致了另一個後果:由父母與孩子組建的公共生活領域最終變成一個帶有夾層的關係網。

一方面,現在的孩子被當做一個小大人來對待,他們需要面對來自父母和老師的高度期望,尤其是在學習成績方面的高要求,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必須不懈地努力,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他們的日程表中總是寫滿了各種需要參加的,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的活動。)

另一方面,他們又都被當做天使一樣高貴的“小公主”或“小王子”。當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時,所有來自社會的各種期望和壓力、他們需要承擔的義務都被掃除一空,那時,整個世界就圍繞他們而轉,他們是那個世界的主宰。(當然這種情況是有一定的空間限制的……)

其實,孩子與父母之間之所以會存在這種特色分明的夾層關係,父母才是“罪魁禍首”,父母的矛盾心理、來自他們內心的激烈衝突促使了他們的行為,從而導致這一結果。在父母的心中,他們既想為孩子打造一個人間天堂般的生活環境,又想滿足自己的願望(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傑出的人才)。孕育孩子一直被認為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每位成為父母的人又都希望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可以盡可能少地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最好能夠完全不改變自己原來的生活,尤其是工作機會絕不能因此減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將生活中各種矛盾協調一致的確很難,所以總是有人在感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情況是如此複雜,問題又難以解決,因孕育孩子而帶來的衝突還在不斷加劇(並且這些衝突在通常情況下還是不可調和的),這一切簡直就像一道原料豐富的濃稠的調味汁一樣 ——一團糟。針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這種情況,一句具有指導意義的“至理名言”橫空出世了:“不要吵架就好。 ”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與父母之間是否有過公然爭吵的行為,對家庭的影響十分大。調查顯示,從未有過公開爭吵行為的家庭,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儘管爭吵可以改善情緒。至於爭吵為什麼可以改善情緒,沒有人可以說明原因,即使是吵架者本身也說不出具體的所以然來。然而除卻這方面的原因,爭吵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好。如果爭吵的情況持續下去,父母也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爭吵造成的惡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直接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二是將衝突暫時隱藏起來,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更加劇烈地爆發。如果孩子和父母雙方都能意識到存在於他們之間的不同利益並能正視它們,如果他們都能夠真正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並接受彼此間的差異,如果他們都願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些不可回避的衝突尋求解決之道,那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和諧關係也就指日可待了,孩子與父母之間親善友好地相處也不再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這樣做的同時也意味著,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有一定的約束關係,並且雙方都應該自覺遵守這種約束關係。當孩子們總是要面對一堆規則的時候,他們自然是很反感的,尤其是當這些規則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空間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不願意老是為了這種事情生氣甚至發火,儘管他們有權為此惱怒。父母都希望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受孩子愛戴的,所以他們總是不能忍受孩子與自己的意見相左和孩子偶爾出現了幼稚脾氣。有時為了營造一種完全是由父母單方面臆造出來的“和諧氛圍”,父母還會用一些很奇怪的行為方式做出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欺騙自己的孩子,引誘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一種成人才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FDPageBreak}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與他人交流地過著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的生活。由於每個人利益都不盡相同,所以矛盾和衝突自然應運而生。應該如何解決這些矛盾與衝突?有人提供了一塊十分有效的試金石,借助這塊試金石,人們可以斷定一個人的“危機公關能力”。面對不同的利益群體時,這塊試金石還可以指導當事人如何更好地調停各方利益。那麼這塊試金石究竟是什麼呢?其實有關這塊試金石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面對衝突時,仔細想一下:“只有利用暴力手段才能解決這次的衝突嗎,有沒有其他更奏效的方法?”

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暴力強迫是一件一直以來都普遍存在的事情。大人並沒有考慮過 ——至少沒有嚴肅認真地考慮過 ——孩子這個角色究竟代表著什麼?他們也從未想過該如何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孩子 ——如同嚴肅認真地對待其他任何一個獨立的作為人的個體。父母視孩子為依附于自己才能生存的後代,認為他們應該臣服於自己,當他們有任何忤逆行為的時候,理應受到鞭打。稍有能力的時候,他們就被迫去工作。即使體力不夠,理性也還沒有那麼成熟,他們還是被當做一個完全成熟的大人來對待。更為不幸的是這種情況竟然還持續了幾個世紀。首次引入“童年”這個詞並將童年視為人生中的一個特殊階段,是近代才發生的事情,“童年”這個詞的發展幾乎與工業化同步,也有可能就是社會的工業化才引發了人們對童年的重視和思考。“那時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視童年,社會上甚至首次出現了專門研究童年意義轉變的人,如亞力斯 ·德·茅瑟( Aries de Mause)或者巴丹泰( Aries de Badinter)。隨著研究的進行,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在 17世紀以前的人們的觀念中,並不存在現在意義上的‘童年’這個概念。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家長才開始在對待自己年幼的孩子時,更加注重感情的投入,他們被重視和疼愛不再是因為他們未來繼承人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們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即使是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家庭中,孩子也不會再被當做是一種負擔。 ”

孩子究竟應該得到什麼?這個問題是一本現今發行甚廣的兒童教育類書刊的名字。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巴羅克時代,如果一個母親聽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她會作出怎樣的反應?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她的反應很可能是很迷茫,因為她不懂你為什麼會這麼問,然後這個問題也隨即被她拋之腦後,她根本不會費任何力去認真思考。這種推測可以通過下面的這個例子得到證明:沃爾夫岡 ·阿瑪德( Wolfgang Amade)和康斯坦茨 ·莫札特( Konstanz Mozart)的第一個孩子名叫賴蒙特 ·萊奧波德 (Raimund Leopold)。在他僅有六個月大的時候,上面提到的這對夫婦即孩子的親生父母將他全權託付給乳母照料,夫婦倆于 1873年 7月的時候動身前往薩爾茨堡,做為期並不短暫的旅行。四個月後,也就是 11月底,他們才從薩爾茨堡盡興而歸。直到那時他們才知道“那個胖乎乎的、圓滾滾的、可愛的小傢伙”已經於 8月 19日死去了,他那年輕且充滿希望的生命過早地與這個世界說了再見,離開的時候甚至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 如果康斯坦茨 ·莫札特讀了本段開頭提到的那本書,她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失職,作為一個母親,她完全沒有盡到細心照料自己孩子的責任。孩子究竟應該得到什麼?這個問題在今天早已經成為了最熱門話題之一。以前在處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時,父母總是居於強勢的位置,他們可以不受絲毫限制地行使自己的“絕對權力”,現在這種情況依然存在,但是當我們做出這樣的行為時,我們應該謹記,孩子對某些來自父母的行為是會反彈的,孩子與父母之間本來就不會存在“生來就有的和諧”。我們應該明白,孩子與父母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和平地相處,事實上任何兩個個體在相處的過程中都會存在衝突。如果有人已經決定要做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那麼他(她)從現在開始就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了,當自己的利益與孩子不同時,孩子的利益比自己的重要。如果您排斥這種說法並拒絕這樣的行為,那麼兒童教育專家建議您還是不要生育孩子比較好。位於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德國有兩個法蘭克福)市里曾經發生過一件讓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位年輕的媽媽為了能夠不受干擾地與自己的男友相處,將自己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鎖在了房間裡,並且時間還長達兩周之久。最後慘劇發生了,這兩個孩子因缺水乾渴而死掉。 2000年春季的時候,法庭給予這位母親的判決是謀殺罪名成立,被判處終身監禁。

當然,上面列舉的這個例子過於極端了,在一個普通的正常的家庭中,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是很小的。但是這個例子卻告訴我們,當父母毫無顧忌地只考慮自己的時候,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可以惡化到什麼地步。即使有時孩子似乎同意了父母這樣的對待,情況還是不會有什麼好轉。如何在已經“失控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中找到新的平衡點,這也是本書將要探討的一個主題。

${FDPageBreak}

關於獨立自主的討論(孩子們究竟應該得到什麼也被列入議題之中)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近五十年來,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有了跨越性的發展。在這些深具教育和變革性意義的成果中,人們拋棄了許多成見和不好的習俗,尤其是一些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過於殘忍和暴力的習俗。已經逝去的時代,例如莫札特生活的時代,顯然“不夠好”,與我們生活的時代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該慶倖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因為現在的我們可以通過對他人案例的仔細觀察得出自己想要的結論,通過對無數人不同經歷的比較和分析,我們總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至少可以吸取一些教訓,從而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

存在於輩分之間的衝突似乎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今天這個問題只不過換了一種新的方式再次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並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這次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堆讓人堪憂的資料和分析。衡量當代家庭問題的重心也不再和以前一樣,僅取決於有多少孩子沒有父親或母親。過去的三百年中,很多事情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一個富庶的現代化工業大國裡,就以聯邦德國為例吧,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經越來越罕見了,如果真有這樣的大家庭存在的話,那它可真稱得上是“奇葩”了。孩子的出生率與出生數量也都在不停地減少,獨生子女變得越來越多,單親家庭、獨居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①如同這兩樣事物的趨勢一樣,有關子女教育援助的專業書籍和各種參考書也如雨後春筍一樣,茂密而又快速地都冒了出來,與此同時,教育諮詢中心和其他類似的機構的數量也以井噴之勢增長。而這一切現象都是與父母們越來越嚴重的不安全感相適應的,越來越多的父母需要各種教育孩子的資訊、指導和專業建議。但這種局面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當人們的行為方式都被一種思想左右時,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在這種資訊過剩、到處充滿了自我辯解的大環境下,有些人開始發表新的言論,試圖樹立新的典範,並且這種言論開始逐漸被大多數人接受。針對以往的觀點(孩子們一定可以自我約束),新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將人們以前所認識的“沙漏翻轉了過來”,一種完全與之對立的全新的觀點浮出了水面 (這種觀點主張“父母們擁有主導權” )。在如今各種教育書籍氾濫的情況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種觀點顯然是勢單力薄的(至少作為作者本人的我以及我所堅持的觀點所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以前,孩子們幾乎沒有絲毫權利可言,他們的興趣愛好只能和父母保持一致,或在父母的鞭策下,他們特意去培養一種興趣特長,因為唯有如此,父母才會考慮他們的興趣所在並加以滿足。今天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孩子們 ——尤其是小孩子 ——早已經學會了表達自己的願望,並且當他們提出需求的時候,還總是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父母們則將滿足孩子的願望當做自己的義務,對他們有求必應,甚至都不考慮他們的要求是否合理。

過去,父母以極其淡漠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把他們當成無關緊要且毫無任何權利的“寄生蟲”。如今,人們號召以“正確的”主張和原則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們理應得到“與孩童相適應”的教育和培養,他們應該被尊重,而這種思想的中心是對父母與孩子關係沒有成見地、不受拘束地探討:孩子想要的和父母想給的總是不能完全同步,他們之間總是充滿了衝突。未來的某一天,這兩個人群或許會和諧相處,但前提是父母必須首先作出努力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衝突還是很常見。

如何對待孩子與父母之間充滿衝突的關係,是應該正視它,還是否定?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的三十年中 ——和任何一個時代一樣,三十年的時間足夠一個嬰兒成為一位父親或母親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仔細思考我們的教育步驟是否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初衷(與戴安娜 ·艾倫賽夫特的談話主題),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又是為什麼呢?

哪些方法有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修復,可以使他們之間得到平衡和調節?本書所有的章節都是圍繞著這一個問題展開。作者提出這樣一個論點的目的在於激起所有父母的勇氣:重新拿起你們的勇氣,仔細地徹底地(不要帶著負面的先入為主的成見)去思考這個滿是問題的複雜關係網 ——孩子們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權利,他們又應該承擔什麼樣的義務?我們對他們的期待究竟是否合理,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多大的獨處空間?……同時自我反省,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同反省我們自身大大小小的缺點一樣。

${FDPageBreak}

因為孩子的一些舉動而生氣,有時會害怕他們的一些舉動,甚至為此會咒駡他們,這一切行為其實都是常見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反過來說,當孩子們偶爾也有這樣的行為時,我們也應該選擇接受。父母必須認識到一件事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孩子會向自己的父母學習,與他人交往時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最好不要做。父母應該正視自己的行為和感覺,不要因為羞恥而不敢面對自己。敢於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父母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會受傷、會生病、耐心有限、擁有自己正常的與孩子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只有這樣的父母,他們才有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解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利用詭計“從背後陰險地”擊敗孩子。最後,他們對父母與孩子關係之間的衝突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會再盲目地追隨一些原本就不可能存在的(還具有破壞性的)“完美理想”,不會再盼望那些脫離實際的所謂的和諧。這樣一來,他們也就會知道該如何更好更公平地對待自己和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真誠是人們共處並能進一步交往的基石。這個道理也適用於不同輩分的人之間: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不會對孩子使用暴力手段,但是他們卻會用其他的更恐怖的非暴力手段來苛求自己的孩子,比起這樣的父母來,瞭解孩子與自己的能力和底線,不會對彼此做出過分要求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護。這樣的父母不會總是盲目地追逐一些不可能實現的典範,例如總是想要更好的 ——在他們的眼中,只要是認真對待了,努力實現了“及格”(著名物理學家唐納德 · W.溫尼科特曾經這樣說),那麼已經擁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了。要達到這種境界,有一個概念必須被確定,那就是分清楚父母的責任是什麼,但同時也不能完全忽略他們的利益所在。

為了將這個概念的輪廓勾畫出來,並不需要父母親自去探索每一個過程,並建立一個坐標軸,一條坐標軸標為“教育”,另一條標為“社會化”(或者“對所處文化的適應”)。事情究竟會怎樣,不會取決於一場有關詞語和概念的無意義之爭,而在於人們對事情本身發展過程的理解。為此,人們首先還要考慮到生理前提,然後是歷史成型過程,並為此進行一場爭辯。關於這個問題的具體討論將在本書隨後的兩個章節中出現。就像著名的原子物理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尼爾斯 ·波爾( Niels Bohr)曾經說過的那樣,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一個真理更加的實用。總是有人對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孩子或許也正承受著這樣的痛苦,並且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瞭解現今存在的這些問題並想要找到問題解決之道,那麼你必須首先要知道,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在什麼樣的大文化背景下,這些問題有了植根的溫床。唯有對上述這些問題有了概括性的深入瞭解,你才能夠長期堅持下去並找到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唯有本身具有獨立自主性格的父母,他們才能引導並幫助自己的孩子培養出獨立自主的性格。

這是我書中的一些自己的獨特見解 ——所以我的書可能不能夠完全地“迎合大眾的口味”,反而會被視為是“有悖於傳統的”。

對於很多人而言,成為合格或者成功的父母已經變成了嚴重的精神負擔,他們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優點並加以保持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進而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現在,這種對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了,父母要承擔的義務也越來越明朗化。在這種備受壓迫的情況下,父母要想維持原本不受約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也變得越來越難。

與此同時,父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也在急劇減少。做父母的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所以一旦他們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就總是會想方設法地使孩子們儘量度過一段輕鬆自在的美好時光。友好的家庭環境和和諧的共處氛圍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努力的,如果所有家庭成員都願意為了這一美好願望而共同努力的話,那麼家庭成員之間因衝突而導致的不和、紛爭和抱怨可以從一開始就被扼殺掉。當然,有些衝突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家庭成員有心扼制,它們說不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又突然浮出水面 ——並且通常還是在一個特別不適宜的時候 ……

現在,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其主要責任應該由父母這一方來承擔。由於父母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所以可以用來陪伴子女的時間自然越來越少(現今社會中絕大多數父母正面臨著這一狀況,我自己也是如此)。“由於白天一整天都在工作,孩子被冷落在一旁,所以父母通常深感自責和內疚。下班以後,就會儘量不惹孩子生氣,甚至做出討好孩子的舉動。一方面,父母總是擔心,當自己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時,孩子是否會受到傷害;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孩子能夠忍受現狀,甚至希望孩子能夠諒解自己。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向自己表明,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也能照顧自己,一切其實並沒有那麼糟。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作用下,父母開始試圖為孩子營造一個夢幻的王國:每天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後,孩子就成了家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我們已經虧欠了他們這麼多(因為我們總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缺席),我們怎能再對他們做出更多更過分的要求呢(當我們能夠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時候)?’所有受自責感折磨的家長們都幾乎抱著這種心理。 ”

家長們這種內疚的心理十分常見,但是引起他們內疚的原因並不一定都是因為他們忙於工作。除卻耗去父母們大多數時間的工作之外,可以造成他們內疚的原因還有很多,而這些原因,一部分是父母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則是社會因素,比如現今社會對父母越來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我們注意到一件事情,當我們越是有計劃地刻意地去做某件事的時候,事情往往越是會有出人意料的發展;當我們發現自己沒有達到預定要求和標準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羞愧甚至難過。如果“摩登完美父母”有一個行為標準的話,如果這些標準以文字形式被固定下來的話(還有哪個已經為人父母的人可以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的行為完全沒有受到這些標準的影響),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將會在無形中被提得越來越高。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些父母,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感到沮喪,因為這些標準並不能使他們一直完全滿意。“重新考慮該如何對待孩子,及時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法,永遠都不會嫌遲,並且也永遠都不會多餘。”在德國,曾經有一本流傳甚廣的有關兒童教育的專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同於當時流俗的一些作品,只憑藉熱門話題吸引看客前來購買,相反,書中敘述的內容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作者甚至還首次提出了某些觀點:“你們的孩子從來都不是天使,但是你們卻可以成為越來越出色的父母,可以做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這句話富含了人類的基本倫理道德,隱藏在這句話後的資訊也很明瞭:做父母的永遠都別想休息或怠惰,為了成為完美的父母,他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持續不斷地努力。當他們的修為達到和上帝一樣的水準時,讓人滿意的結果才有可能出現,儘管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近似為零。

${FDPageBreak}

現在“成為好父母”的這種意識蔓延的範圍越來越廣,人們對於父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這種高壓下,父母沒有變得“越來越好”,沮喪的、慚愧的、不滿於現狀的父母卻越來越多。

當人們越來越嚴肅地看待生活,還處於幼稚園和小學的孩童就已經被賦予了眾多厚望,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下面的情況就變得十分棘手了:孩子們要滿足這些人的所有願望,最後導致一件事的發生 ——畢業考試變得十分重要。而這又導致了另一個後果:由父母與孩子組建的公共生活領域最終變成一個帶有夾層的關係網。

一方面,現在的孩子被當做一個小大人來對待,他們需要面對來自父母和老師的高度期望,尤其是在學習成績方面的高要求,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必須不懈地努力,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他們的日程表中總是寫滿了各種需要參加的,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的活動。)

另一方面,他們又都被當做天使一樣高貴的“小公主”或“小王子”。當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時,所有來自社會的各種期望和壓力、他們需要承擔的義務都被掃除一空,那時,整個世界就圍繞他們而轉,他們是那個世界的主宰。(當然這種情況是有一定的空間限制的……)

其實,孩子與父母之間之所以會存在這種特色分明的夾層關係,父母才是“罪魁禍首”,父母的矛盾心理、來自他們內心的激烈衝突促使了他們的行為,從而導致這一結果。在父母的心中,他們既想為孩子打造一個人間天堂般的生活環境,又想滿足自己的願望(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傑出的人才)。孕育孩子一直被認為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每位成為父母的人又都希望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可以盡可能少地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最好能夠完全不改變自己原來的生活,尤其是工作機會絕不能因此減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將生活中各種矛盾協調一致的確很難,所以總是有人在感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情況是如此複雜,問題又難以解決,因孕育孩子而帶來的衝突還在不斷加劇(並且這些衝突在通常情況下還是不可調和的),這一切簡直就像一道原料豐富的濃稠的調味汁一樣 ——一團糟。針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這種情況,一句具有指導意義的“至理名言”橫空出世了:“不要吵架就好。 ”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與父母之間是否有過公然爭吵的行為,對家庭的影響十分大。調查顯示,從未有過公開爭吵行為的家庭,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儘管爭吵可以改善情緒。至於爭吵為什麼可以改善情緒,沒有人可以說明原因,即使是吵架者本身也說不出具體的所以然來。然而除卻這方面的原因,爭吵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好。如果爭吵的情況持續下去,父母也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爭吵造成的惡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直接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二是將衝突暫時隱藏起來,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更加劇烈地爆發。如果孩子和父母雙方都能意識到存在於他們之間的不同利益並能正視它們,如果他們都能夠真正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並接受彼此間的差異,如果他們都願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些不可回避的衝突尋求解決之道,那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和諧關係也就指日可待了,孩子與父母之間親善友好地相處也不再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這樣做的同時也意味著,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有一定的約束關係,並且雙方都應該自覺遵守這種約束關係。當孩子們總是要面對一堆規則的時候,他們自然是很反感的,尤其是當這些規則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空間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不願意老是為了這種事情生氣甚至發火,儘管他們有權為此惱怒。父母都希望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受孩子愛戴的,所以他們總是不能忍受孩子與自己的意見相左和孩子偶爾出現了幼稚脾氣。有時為了營造一種完全是由父母單方面臆造出來的“和諧氛圍”,父母還會用一些很奇怪的行為方式做出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欺騙自己的孩子,引誘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一種成人才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FDPageBreak}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與他人交流地過著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的生活。由於每個人利益都不盡相同,所以矛盾和衝突自然應運而生。應該如何解決這些矛盾與衝突?有人提供了一塊十分有效的試金石,借助這塊試金石,人們可以斷定一個人的“危機公關能力”。面對不同的利益群體時,這塊試金石還可以指導當事人如何更好地調停各方利益。那麼這塊試金石究竟是什麼呢?其實有關這塊試金石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面對衝突時,仔細想一下:“只有利用暴力手段才能解決這次的衝突嗎,有沒有其他更奏效的方法?”

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暴力強迫是一件一直以來都普遍存在的事情。大人並沒有考慮過 ——至少沒有嚴肅認真地考慮過 ——孩子這個角色究竟代表著什麼?他們也從未想過該如何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孩子 ——如同嚴肅認真地對待其他任何一個獨立的作為人的個體。父母視孩子為依附于自己才能生存的後代,認為他們應該臣服於自己,當他們有任何忤逆行為的時候,理應受到鞭打。稍有能力的時候,他們就被迫去工作。即使體力不夠,理性也還沒有那麼成熟,他們還是被當做一個完全成熟的大人來對待。更為不幸的是這種情況竟然還持續了幾個世紀。首次引入“童年”這個詞並將童年視為人生中的一個特殊階段,是近代才發生的事情,“童年”這個詞的發展幾乎與工業化同步,也有可能就是社會的工業化才引發了人們對童年的重視和思考。“那時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視童年,社會上甚至首次出現了專門研究童年意義轉變的人,如亞力斯 ·德·茅瑟( Aries de Mause)或者巴丹泰( Aries de Badinter)。隨著研究的進行,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在 17世紀以前的人們的觀念中,並不存在現在意義上的‘童年’這個概念。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家長才開始在對待自己年幼的孩子時,更加注重感情的投入,他們被重視和疼愛不再是因為他們未來繼承人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們具有傳宗接代的能力。即使是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家庭中,孩子也不會再被當做是一種負擔。 ”

孩子究竟應該得到什麼?這個問題是一本現今發行甚廣的兒童教育類書刊的名字。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巴羅克時代,如果一個母親聽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她會作出怎樣的反應?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她的反應很可能是很迷茫,因為她不懂你為什麼會這麼問,然後這個問題也隨即被她拋之腦後,她根本不會費任何力去認真思考。這種推測可以通過下面的這個例子得到證明:沃爾夫岡 ·阿瑪德( Wolfgang Amade)和康斯坦茨 ·莫札特( Konstanz Mozart)的第一個孩子名叫賴蒙特 ·萊奧波德 (Raimund Leopold)。在他僅有六個月大的時候,上面提到的這對夫婦即孩子的親生父母將他全權託付給乳母照料,夫婦倆于 1873年 7月的時候動身前往薩爾茨堡,做為期並不短暫的旅行。四個月後,也就是 11月底,他們才從薩爾茨堡盡興而歸。直到那時他們才知道“那個胖乎乎的、圓滾滾的、可愛的小傢伙”已經於 8月 19日死去了,他那年輕且充滿希望的生命過早地與這個世界說了再見,離開的時候甚至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 如果康斯坦茨 ·莫札特讀了本段開頭提到的那本書,她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失職,作為一個母親,她完全沒有盡到細心照料自己孩子的責任。孩子究竟應該得到什麼?這個問題在今天早已經成為了最熱門話題之一。以前在處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時,父母總是居於強勢的位置,他們可以不受絲毫限制地行使自己的“絕對權力”,現在這種情況依然存在,但是當我們做出這樣的行為時,我們應該謹記,孩子對某些來自父母的行為是會反彈的,孩子與父母之間本來就不會存在“生來就有的和諧”。我們應該明白,孩子與父母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和平地相處,事實上任何兩個個體在相處的過程中都會存在衝突。如果有人已經決定要做一個合格的父親或母親,那麼他(她)從現在開始就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了,當自己的利益與孩子不同時,孩子的利益比自己的重要。如果您排斥這種說法並拒絕這樣的行為,那麼兒童教育專家建議您還是不要生育孩子比較好。位於奧得河畔的法蘭克福(德國有兩個法蘭克福)市里曾經發生過一件讓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位年輕的媽媽為了能夠不受干擾地與自己的男友相處,將自己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鎖在了房間裡,並且時間還長達兩周之久。最後慘劇發生了,這兩個孩子因缺水乾渴而死掉。 2000年春季的時候,法庭給予這位母親的判決是謀殺罪名成立,被判處終身監禁。

當然,上面列舉的這個例子過於極端了,在一個普通的正常的家庭中,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是很小的。但是這個例子卻告訴我們,當父母毫無顧忌地只考慮自己的時候,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可以惡化到什麼地步。即使有時孩子似乎同意了父母這樣的對待,情況還是不會有什麼好轉。如何在已經“失控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中找到新的平衡點,這也是本書將要探討的一個主題。

${FDPageBreak}

關於獨立自主的討論(孩子們究竟應該得到什麼也被列入議題之中)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近五十年來,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有了跨越性的發展。在這些深具教育和變革性意義的成果中,人們拋棄了許多成見和不好的習俗,尤其是一些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過於殘忍和暴力的習俗。已經逝去的時代,例如莫札特生活的時代,顯然“不夠好”,與我們生活的時代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該慶倖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因為現在的我們可以通過對他人案例的仔細觀察得出自己想要的結論,通過對無數人不同經歷的比較和分析,我們總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至少可以吸取一些教訓,從而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

存在於輩分之間的衝突似乎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今天這個問題只不過換了一種新的方式再次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並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這次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堆讓人堪憂的資料和分析。衡量當代家庭問題的重心也不再和以前一樣,僅取決於有多少孩子沒有父親或母親。過去的三百年中,很多事情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一個富庶的現代化工業大國裡,就以聯邦德國為例吧,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經越來越罕見了,如果真有這樣的大家庭存在的話,那它可真稱得上是“奇葩”了。孩子的出生率與出生數量也都在不停地減少,獨生子女變得越來越多,單親家庭、獨居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①如同這兩樣事物的趨勢一樣,有關子女教育援助的專業書籍和各種參考書也如雨後春筍一樣,茂密而又快速地都冒了出來,與此同時,教育諮詢中心和其他類似的機構的數量也以井噴之勢增長。而這一切現象都是與父母們越來越嚴重的不安全感相適應的,越來越多的父母需要各種教育孩子的資訊、指導和專業建議。但這種局面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當人們的行為方式都被一種思想左右時,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在這種資訊過剩、到處充滿了自我辯解的大環境下,有些人開始發表新的言論,試圖樹立新的典範,並且這種言論開始逐漸被大多數人接受。針對以往的觀點(孩子們一定可以自我約束),新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將人們以前所認識的“沙漏翻轉了過來”,一種完全與之對立的全新的觀點浮出了水面 (這種觀點主張“父母們擁有主導權” )。在如今各種教育書籍氾濫的情況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種觀點顯然是勢單力薄的(至少作為作者本人的我以及我所堅持的觀點所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以前,孩子們幾乎沒有絲毫權利可言,他們的興趣愛好只能和父母保持一致,或在父母的鞭策下,他們特意去培養一種興趣特長,因為唯有如此,父母才會考慮他們的興趣所在並加以滿足。今天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孩子們 ——尤其是小孩子 ——早已經學會了表達自己的願望,並且當他們提出需求的時候,還總是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父母們則將滿足孩子的願望當做自己的義務,對他們有求必應,甚至都不考慮他們的要求是否合理。

過去,父母以極其淡漠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把他們當成無關緊要且毫無任何權利的“寄生蟲”。如今,人們號召以“正確的”主張和原則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們理應得到“與孩童相適應”的教育和培養,他們應該被尊重,而這種思想的中心是對父母與孩子關係沒有成見地、不受拘束地探討:孩子想要的和父母想給的總是不能完全同步,他們之間總是充滿了衝突。未來的某一天,這兩個人群或許會和諧相處,但前提是父母必須首先作出努力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衝突還是很常見。

如何對待孩子與父母之間充滿衝突的關係,是應該正視它,還是否定?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的三十年中 ——和任何一個時代一樣,三十年的時間足夠一個嬰兒成為一位父親或母親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仔細思考我們的教育步驟是否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初衷(與戴安娜 ·艾倫賽夫特的談話主題),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又是為什麼呢?

哪些方法有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修復,可以使他們之間得到平衡和調節?本書所有的章節都是圍繞著這一個問題展開。作者提出這樣一個論點的目的在於激起所有父母的勇氣:重新拿起你們的勇氣,仔細地徹底地(不要帶著負面的先入為主的成見)去思考這個滿是問題的複雜關係網 ——孩子們應該擁有什麼樣的權利,他們又應該承擔什麼樣的義務?我們對他們的期待究竟是否合理,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多大的獨處空間?……同時自我反省,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同反省我們自身大大小小的缺點一樣。

${FDPageBreak}

因為孩子的一些舉動而生氣,有時會害怕他們的一些舉動,甚至為此會咒駡他們,這一切行為其實都是常見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反過來說,當孩子們偶爾也有這樣的行為時,我們也應該選擇接受。父母必須認識到一件事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孩子會向自己的父母學習,與他人交往時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最好不要做。父母應該正視自己的行為和感覺,不要因為羞恥而不敢面對自己。敢於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父母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會受傷、會生病、耐心有限、擁有自己正常的與孩子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只有這樣的父母,他們才有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解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利用詭計“從背後陰險地”擊敗孩子。最後,他們對父母與孩子關係之間的衝突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會再盲目地追隨一些原本就不可能存在的(還具有破壞性的)“完美理想”,不會再盼望那些脫離實際的所謂的和諧。這樣一來,他們也就會知道該如何更好更公平地對待自己和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真誠是人們共處並能進一步交往的基石。這個道理也適用於不同輩分的人之間: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不會對孩子使用暴力手段,但是他們卻會用其他的更恐怖的非暴力手段來苛求自己的孩子,比起這樣的父母來,瞭解孩子與自己的能力和底線,不會對彼此做出過分要求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護。這樣的父母不會總是盲目地追逐一些不可能實現的典範,例如總是想要更好的 ——在他們的眼中,只要是認真對待了,努力實現了“及格”(著名物理學家唐納德 · W.溫尼科特曾經這樣說),那麼已經擁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了。要達到這種境界,有一個概念必須被確定,那就是分清楚父母的責任是什麼,但同時也不能完全忽略他們的利益所在。

為了將這個概念的輪廓勾畫出來,並不需要父母親自去探索每一個過程,並建立一個坐標軸,一條坐標軸標為“教育”,另一條標為“社會化”(或者“對所處文化的適應”)。事情究竟會怎樣,不會取決於一場有關詞語和概念的無意義之爭,而在於人們對事情本身發展過程的理解。為此,人們首先還要考慮到生理前提,然後是歷史成型過程,並為此進行一場爭辯。關於這個問題的具體討論將在本書隨後的兩個章節中出現。就像著名的原子物理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尼爾斯 ·波爾( Niels Bohr)曾經說過的那樣,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一個真理更加的實用。總是有人對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孩子或許也正承受著這樣的痛苦,並且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瞭解現今存在的這些問題並想要找到問題解決之道,那麼你必須首先要知道,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在什麼樣的大文化背景下,這些問題有了植根的溫床。唯有對上述這些問題有了概括性的深入瞭解,你才能夠長期堅持下去並找到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法。唯有本身具有獨立自主性格的父母,他們才能引導並幫助自己的孩子培養出獨立自主的性格。

這是我書中的一些自己的獨特見解 ——所以我的書可能不能夠完全地“迎合大眾的口味”,反而會被視為是“有悖於傳統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