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用藥
1.縮瞳藥物
最具有代表性的藥物是毛果芸香堿。 它適用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和一些繼發性青光眼。 一般在滴藥後15分鐘開始降眼壓, 可持續6小時, 需每天點4次, 或遵醫囑。 該藥的主要副作用是調節痙攣及強直性瞳孔縮小、虹膜萎縮粘連、眼局部過敏和增加眼內炎症等, 全身副作用如流淚、出汗、噁心、支氣管痙攣等。
2.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它的代表藥物有噻嗎心安、倍他根、美開朗等, 這類藥能有效降低眼壓, 不影響瞳孔。 副作用表現為過敏性瞼結膜炎、淺層點狀角膜病變等, 有哮喘和心臟傳導阻滯疾患的病人禁止使用。
3.腎上腺素能興奮劑代表藥是阿法根。 阿法根滴眼液濃度為0.2%, 每天點2〜3次。 其副作用為口幹、眼紅, 對心率和血壓的影響很小。
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 還有許多新藥用於治療各種青光眼, 如擬前列腺素藥物適利達, 這類藥物適用於治療開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壓症。 濃度為0.005%, 每晚滴用一次。 不影響心率和血壓, 很受眼科醫生和病人的歡迎。
目前, 臨床上使用的抗青光眼藥物種類較多, 價格不一, 而且不斷有新的藥物問世, 為青光眼病人提供了很多選擇的餘地。
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藥物需要患者與醫生之間密切合作, 切不可自己隨便用藥。 在患者用藥治療過程中, 應及時將用藥的資訊回饋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