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天灸療法?
天灸, 又稱三伏灸, 是祖國傳統醫學的一種治療方法, 是在每年的頭伏、中伏、末伏這三天(三伏天), 將特製的中藥敷貼在一定的穴位上, 利用三伏天這個特殊的日子, 使藥物發生特殊的藥理變化, 並通過經絡穴位刺激機體, 來調節機體的平衡。 它結合了時間醫學、針灸、中藥等各方面的優勢, 操作簡單, 無痛苦, 比較適合兒童患者。
2、為什麼要選擇三伏天進行貼藥?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 中伏是第四個庚日, 末伏為立秋後第一個庚日。 庚日在五行中屬金, 根據中醫學理論,
3、什麼病種適合天灸?
以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最佳, 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各種慢性咳嗽、體質虛弱虛容易感冒等。
其次小兒慢性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胃痛等, 及成人關節痛、腰痛、肌肉疲勞等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4、天灸的效果如何?
天灸最早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該書載有:“用旱蓮草捶碎, 置手掌上一夫, 當兩筋中(間使穴)以古文錢壓之, 系之以故帛, 未久即起小泡, 謂之天灸, 尚能愈症。 ”經過後世歷代醫家的不斷變革與實踐, 已經證實天灸對於多種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天灸也因為它獨特的效果, 被稱為“中醫疫苗”。
尤其對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如能堅持貼藥3年, 對預防復發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5、三伏天灸有什麼禁忌症?
因貼藥的藥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竄藥物, 因此懷孕婦女忌貼藥。 其他如皮膚長有皰癤、皮膚有破損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都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6、貼藥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1)貼藥時間一般為2~3個小時, 但因小兒年齡不同, 體質不同, 如貼藥後自覺局部癢、熱、刺痛的, 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 如貼藥後無任何不適反應的, 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至6小時或更長。
(2)貼藥後皮膚出現紅暈是正常現象, 有的敏感者會出現起泡現象, 甚至泡消後會留下淺淺的疤痕, 這都是正常現象, 因為敷貼的藥物中含有辛香刺激的藥物。 如穴位上皮膚起泡, 效果會更好, 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 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 貼藥後如皮膚出現水皰, 應保護好創面, 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起泡時可用龍膽紫外塗患處, 但如果併發感染就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處理。
(3)貼藥的同時要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不要貪涼, 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 禁食海鮮、蝦、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發物, 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FDPageBreak}
7、三伏天灸的現代研究機理是什麼?
現代實驗室研究證實:貼藥後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 皮質醇顯著提高。 穴位貼藥通過刺激穴位及藥物吸收, 對肺部的有關物理、化學感受器產生影響, 直接和間接的調整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 改善機體的反應性, 增強抗病能力。
8、家長自己帶藥回家貼可以嗎?
不可以。 雖然我院採用了新的天灸藥物製劑, 能夠較長時間保存(以前的天灸藥物不能保存, 只能當時製作新鮮敷貼),
9、我院由誰來做天灸治療?
由我院中醫科、理療科的針灸專家根據小兒體質辨證取穴, 採用最適合小兒使用的天灸藥物帖, 針對個體進行治療, 無痛苦, 無副作用, 操作簡單, 隨貼隨走, 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10、今年三伏天灸的治療時間是哪幾天?
頭伏――7月15日星期日(農曆六月初二)
中伏――7月25日星期三(農曆六月十二)
末伏――8月4日星期六(農曆六月二十二)
加強灸――8月14日星期二(農曆七月初二)
加強灸――8月24日星期五(農曆七月十二)
11、我院今年三伏天灸的貼藥地點在哪裡?
門診二樓補液室西側。(可由掛號大廳直接上二樓,也可以由藥房前的長頸鹿樓梯上二樓轉左。)
12、怎樣到我院作天灸治療?
在上述時間帶小兒到貼藥地點,經過那裡的醫生檢查確定適合做天灸治療後,醫生會給小兒開出治療單,交完費後回來,就可以做天灸貼藥治療啦。
門診二樓補液室西側。(可由掛號大廳直接上二樓,也可以由藥房前的長頸鹿樓梯上二樓轉左。)
12、怎樣到我院作天灸治療?
在上述時間帶小兒到貼藥地點,經過那裡的醫生檢查確定適合做天灸治療後,醫生會給小兒開出治療單,交完費後回來,就可以做天灸貼藥治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