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 身體常常不知不覺間發生變化。 對身體一定要耐心傾聽。 病毒性心肌炎就是這樣一種要麼悄無聲息要麼突然爆發的病症, 來看看它因何而生, 又如何調養。
我們住在身體裡。 大家可有細心傾聽身體的低語?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 身體常常不知不覺間發生變化。 要麼直到有一天, 突然發病, 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威脅;要麼一直不知道, 偶然機會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在病的狀態中。 病毒性心肌炎就是這樣一種。 心臟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它日夜跳動, 注血全身, 它發生問題可了不得。
這次我們來看看病毒性心肌炎是種什麼病。 它因何而生, 又如何調養。
何為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簡言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症病變。 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 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 營養不良也是誘發該病的原因之一。
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輕重懸殊很大。 病情輕者可無症狀, 往往因患其他疾病就診時或體檢時才被發現;重者症狀明顯, 病情進展迅速, 很快發展為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或嚴重心律失常, 可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
病症類型要有數
一般來說, 病毒性心肌炎可以分成輕型、中型、重型。
病毒性心肌炎的輕型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 感冒時或感冒後偶有心律不齊。 有症狀者表現為頭暈、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或有輕微的心悸、氣短、胸悶、憋氣, 體檢時面色稍蒼白, 咽部充血。 心動過速或過緩, 或心律不齊。 病情較輕, 經過休息及綜合治療數月後多數可痊癒, 心肌炎大多數為此型。
中型者除有輕型心肌炎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外, 起病較急。 病情較重, 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乏力、頭暈較突出。 心悸、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多汗、面色蒼白明顯, 可有呼吸急促, 手足發涼, 煩躁不安。 患者如能得到及時診斷治療, 多數病例經過半年或一年後可獲痊癒,
重型者臨床上少見, 多呈暴發型, 起病急驟, 數小時至1—2天內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或很快發生心源性休克, 極度疲乏無力、呼吸急促、頭暈、嘔吐、煩躁不安, 病情發展迅速。 可在數小時至數日內死於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 如搶救及時, 不少患者可在數日至數十日後脫離危險, 並直至痊癒, 少數轉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
從上面介紹可知, 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以輕中型多見, 絕大多數可痊癒, 少數轉為慢性, 極少數會發生死亡。
起居護理宜注意
患病毒性心肌炎後, 必須臥床休息, 否則可使病情加重, 引起嚴重併發症。 要注意起居有常, 早睡早起。 按時就寢,
一般來說, 應休息3個月。 以後如無症狀, 可逐步恢復正常工作與學習, 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 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
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須尤其注意。 勿勞累及從事鍛煉、運動等激烈活動。 恢復期可適當活動, 以不引起症狀為度, 但應避免妊娠、較劇烈運動、飲酒及其他對心臟有害因素, 一般應休息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 才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
安身之本, 必資於食
養病之“調燮”, 尤其重要的是注意飲食。 本病患者飲食選擇第一原則為:富於營養, 宜清淡, 易於消化。 比如可多食牛奶、豆製品、魚、胡蘿蔔等。
為減輕心臟負擔, 不宜吃刺激性食品, 應適當減少鹽的攝入, 忌暴飲暴食:
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易引起本病復發,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尤其要注意, 飲食忌辛辣、燥熱、刺激的食品, 亦忌肥膩等不利於消化吸收的食品。 有心律失常表現者忌濃茶、咖啡、煙酒, 以防止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 有心功能不全者宜低鹽飲食。
飲食原則簡要概括如下:
1、有營養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調補氣血, 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須少食多餐, 不宜進食過飽, 尤其晚餐, 以免增加心肌負擔, 可選用蓮子、大棗、山藥、桂圓、甲魚等。 黃梅天氣, 病人往往症狀明顯, 可以適當地用一些沙參加玫瑰花, 老鴨湯等。
3、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之品,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黃芪加紅棗、百合加玉米須、蓮子豬心湯等。
4、免油膩刺激性食品,特別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
5、心肌炎病人儘量保持大便通暢,所以要多進食粗纖維之品。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黃芪加紅棗、百合加玉米須、蓮子豬心湯等。4、免油膩刺激性食品,特別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
5、心肌炎病人儘量保持大便通暢,所以要多進食粗纖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