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進補先清熱去濕

民間有諺語道:“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 明年三伏虎。 ”在中醫看來, 進補可使人的體質由弱變強, 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適宜的進補, 可以使老年人延年益壽, 提高生命力。

由於秋冬季節是緊跟著濕熱並重的夏天而來的季節, 因此, 在此時, 夏天對人體的影響還會存留一段時間。 這表現為: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 出現一些“熱”未除的症狀, 如口苦口幹、心煩、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紅、舌苔黃等表現。

除此之外, 還有“濕”的症狀, 如脘腹滿悶、食欲不佳、口黏、小便不利、大便爛、舌苔厚或膩等表現。

濕、熱不除,

人體的脾胃就無法很好地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 此時即使進食千年人參, 或是上品燕窩等上佳補品, 人體也受益不大——因為補品只是在消化道裡“瀟灑走一回”, 被吸收進體內的有效成分並不多。

另外, 補品大都比較溫熱厚重, 如果進食前, 人體的濕熱情況較明顯, 進補後, 就會出現濕熱更甚的情況, 表現為喉嚨乾燥、流鼻血、舌苔黃膩、夜間煩躁、睡不踏實等“上火”症狀。 更有甚者, 濕熱嚴重, 進補不僅沒有加強身體素質, 反而補出疾病。

五花茶, 進補前喝“太過”

因此, 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有濕宜去濕, 有熱宜清熱。

有濕者, 可用茯苓15克, 白術12克, 扁豆15克, 煎水內服或配少許肉煲湯飲用。 又或者用淮山15克, 芡實15克, 蓮子15克, 配適量瘦豬肉煲湯飲用,

以達到健脾胃、去濕邪, 促進脾胃運化之功能。

有熱者, 可用麥冬12克, 百合12克, 沙參15克, 配豬胰腺一條, 煲湯飲用。 亦可用鮮塘葛菜100~150克, 蜜棗2個, 生魚250~500克, 煲湯飲用。 若熱氣甚者, 亦可用鮮土茯苓200克, 活草龜500克, 瘦豬肉50克, 煲湯飲用, 以達到除熱邪、生陰精的目的。

以上這些祛濕或清熱的方子, 一般在進補前服用1~2次便可。

在秋冬之季, 清熱不宜過苦寒, 苦寒反而化燥傷陰。 去濕也不宜過強, 化濕利水太過, 則會耗損陰精, 有違中醫“秋冬養陰”之說。

也有人為圖方便, 在進補前喝一杯五花茶, 或是夏桑菊、王老吉等夏天經常飲用的解暑去濕涼茶。 實際上, 這些夏令涼茶用在秋冬進補之前, 有時令已去、攻伐太過之嫌。 這種做法易損傷脾胃, 反為不美。

加點滋陰藥, 進補不上火

有一些人似乎特別“不受補”, 即使在進補前已做好了清熱去濕的“功課”, 仍會在進補後出現咽幹舌燥、流鼻血、夜間煩躁等情況。 這類人在進補時, 可在補品材料中對應地添加一些滋陰降火的藥材。 比如燉高麗參, 可加麥冬9克;燉冬蟲夏草, 可加石斛6克;燉海龍海馬, 可加西洋參6~9克;燉蛤蚧, 可加沙參9克;燉各種鞭類如鹿鞭、豬鞭、牛鞭等, 可加桂圓肉12克, 蜜棗2個。

這樣溫補、滋陰雙管齊下, 可使整個補品在溫補之中又能清潤育陰、補而不燥, 陰陽互濟相得益彰。

編輯推薦:

防燥而養肺:秋季養“收”之道

秋季治燥咳, 食療有良方

秋季進補要明辨體質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男性秋季如何進補

    腎虛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女性滋補主要在於滋陰補血,男性滋補則以補腎為主。因此補腎仍舊是男性冬補的重頭戲。進補方法:對於這類男性,冬季進補時應該多吃魚、蝦、牡蠣和韭菜等食品。這類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