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度 起居有節
葛洪強調生活起居要有節制。 他認為, 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天命, 而取決於自身。 正確的養生方法就在於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若能持之以恆, 必將受益終生。
起居“六勿”
葛洪強調, 起居方面要做到“六勿”:“不饑勿強食, 不渴勿強飲”;“冬朝勿空心, 夏夜勿飽食”;“體欲常勞, 食欲常少, 勞勿過極, 少勿至饑。 ”
意思是說:已經吃飽了就不要強行進食, 因為強行進食容易損傷脾胃;不感覺渴就不要強行飲水, 否則會使胃脹而傷胃。 這兩“勿”是告誡人們不可貪食、貪杯。 之後他還強調冬季日短,
葛洪主張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要有節制。 他認為, 養生應從小事做起, 做事要量力而行, 走步不是越快越好, 耳朵不要聽過度刺激的聲音, 眼睛不要長久地看東西, 也不要過久地端坐而不活動, 更不要長久地躺在床上不起來。 天氣將要寒冷時先加衣服, 天氣將要炎熱時先減衣服。 不要等到極度饑餓時再吃東西, 而且每次吃飯都不要吃得過飽;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時再飲水, 而且每次飲水都不要過多。
總之, 葛洪生活有節制的觀點為我們在養生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如能有意識地根據中醫養生原則, 堅持不懈地去做, 就會達到防病保健、減緩病痛、強壯機體、益壽延年的效果。
尊道貴德 以德濟生
葛洪是道教養生學家, 他不僅想拯救人的肉體, 還想拯救人的靈魂。 道教的“清靜無為”思想, 不僅是治身之道, 也是治心之道。 葛洪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對養生延年的積極意義, 他宣導人們體道修德,
葛洪認為, 修德積善有助於延年益壽, 善功逐漸累積有助於得道成仙。 積德行善, 廣舍佈施就會感動神靈, 神靈就會保佑人們延年高夀。 也就是說, 要成仙首先必須積善立德, 撫危濟難, 成就人道。 積善成德, 功德圓滿, 便升仙界。 因此, 仙道離不開人道, 關心他人疾苦, 普度眾生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 相反, 如果不修煉德行, 只修煉方術, 便不能達到長生不死的效果。 或者修煉的善事不夠, 雖然服用成仙之丹藥也無濟於事。 反之, 即使不服仙丹, 而是多做好事, 雖然不能成仙, 也不會有突發死亡之禍。
葛洪還指出, 想要求得長生, 還要做到嚴於律己, 寬以待人, 心存慈愛, 見到他人有好事要感到高興, 見到他人痛苦要感到痛心, 在他人有急事或窮困至極的時候要伸手相救, 不要傷害生命;見到他人獲得財物就好像自己獲得一樣高興, 見到他人損失財物就像自己損失一樣難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貴, 不自我誇獎, 不嫉妒別人, 不接觸和陷入陰賊一夥, 只有這樣做, 才稱得上有道德。
葛洪的這種“以德濟生”的理念與孔子的“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道以仁”等觀點有著相似之處, 他們均視修德為養生之本。
藥物養身 術數延年
葛洪養生之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服藥。 他很留心搜集民間流行的一些簡便的治病養生方藥。
這是一部宜隨身攜帶、以備應急的實用醫書。 書中除記載大量救急用的方子之外, 還有一些養生方。 所用藥物既簡便易得, 又很便宜。 更重要的是靈驗有效, 故深受百姓的歡迎。
葛洪是一個神仙論者, 他堅信世間有成仙之術, 可使人的壽命像天地一樣長久。 道家的服食有“草木之藥”與“金丹之藥”的分別。 服食金丹以求神仙就是指用爐鼎燒煉汞、鉛類礦石藥物以制“長生不死”的丹藥, 因為其使用的最基本材料是丹砂, 故稱煉丹術。 煉製的丹藥大多有毒, 使用不慎, 反能損害生命。 相比之下, 服食草木之品就安全多了, 既可養性, 又能除病, 確有延年益壽之效。例如,松柏脂、茯苓、地黃、黃精、麥門冬、天門冬、枸杞、地骨皮、菖蒲、遠志等,這些藥物多為醫家常用,具有益氣養陰、安神定志等作用。在用於養生服餌之品時,既可合用,亦可單服。這裡介紹幾首葛洪的養生方。
養生方三首
胡麻丸
組成 胡麻1000克,白蜜、棗各適量。
制法 胡麻淘洗甑蒸,再曬乾。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遍。以湯脫去皮,簸淨,炒香為末,白蜜或棗膏為丸,彈子大。
用法 每次溫酒化下1丸,每日3次,忌食魚、狗肉、生菜。
功效 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使身面光澤,白髮轉黑,齒落更生,久服長生。
悅澤面容方
組成 冬瓜子150克,桃花120克,白楊皮60克。
制法 將上三味共研細末,調勻,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10克,飯後開水沖服,每日3次。
功效 紅面色,白皮膚,煥容光,治面色枯黃、容顏憔悴。
桑根白皮茶
組成 桑白皮30克。
制法 將桑白皮洗淨,切絲,曬乾備用。
用法 每日水煎,代茶飲。
功效 主治身體肥胖,素有痰飲,血壓偏高,尿量較少,時有浮腫。
總之,從葛洪的養生理論來看,雖然帶有濃重的宗教神學色彩,但是他景仰“神”的本質是因為他對生命神聖性的敬畏,對“仙”的追求是對生命理想狀態的嚮往。今天看來,他的養生理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為我們借鑒和參考。
確有延年益壽之效。例如,松柏脂、茯苓、地黃、黃精、麥門冬、天門冬、枸杞、地骨皮、菖蒲、遠志等,這些藥物多為醫家常用,具有益氣養陰、安神定志等作用。在用於養生服餌之品時,既可合用,亦可單服。這裡介紹幾首葛洪的養生方。養生方三首
胡麻丸
組成 胡麻1000克,白蜜、棗各適量。
制法 胡麻淘洗甑蒸,再曬乾。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遍。以湯脫去皮,簸淨,炒香為末,白蜜或棗膏為丸,彈子大。
用法 每次溫酒化下1丸,每日3次,忌食魚、狗肉、生菜。
功效 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使身面光澤,白髮轉黑,齒落更生,久服長生。
悅澤面容方
組成 冬瓜子150克,桃花120克,白楊皮60克。
制法 將上三味共研細末,調勻,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10克,飯後開水沖服,每日3次。
功效 紅面色,白皮膚,煥容光,治面色枯黃、容顏憔悴。
桑根白皮茶
組成 桑白皮30克。
制法 將桑白皮洗淨,切絲,曬乾備用。
用法 每日水煎,代茶飲。
功效 主治身體肥胖,素有痰飲,血壓偏高,尿量較少,時有浮腫。
總之,從葛洪的養生理論來看,雖然帶有濃重的宗教神學色彩,但是他景仰“神”的本質是因為他對生命神聖性的敬畏,對“仙”的追求是對生命理想狀態的嚮往。今天看來,他的養生理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為我們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