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養生不花錢 睡好子午覺

說起“養生”, 很多人會以為一定要吃名貴中藥, 才能達到目的。 其實不然。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 如果我們能根據四季和晝夜的變化, 調整我們的起居飲食, 養生的目的便已達到一半。 秋冬季來了,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不用花錢的養生方式——睡子午覺。

什麼是子午覺?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 隨著四季變化, 人體也會經歷春生, 夏長, 秋收, 冬藏四個階段。 秋冬季節, 自然界的陽氣漸趨收斂、閉藏, 此時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 而睡眠, 正是養氣的重要方式之一, 《黃帝內經》也有雲“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寤”。

每晚的子時(11點-1點)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 這個時候睡覺, 最能養陰, 睡眠品質也最佳, 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所謂“子午覺”, 就是指在亥時(即9點-11點)休息, 爭取在子時(11點-1點)進入睡眠狀態。

${FDPageBreak}

子午覺, 有講究

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子午覺”的養生效果, 我們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1、睡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講話。 一說話肺經動, 然後心經又動, 人就容易進入興奮狀態, 這樣會容易導致失眠。

2、睡覺時不要讓風扇、空調等對著吹。 人在睡眠之中, 氣血流通緩慢, 體溫下降, 人體會在表面形成一種陽氣層, 這種陽氣使人叫“鬼魅不侵”。 開空調, 開風扇, 則會風入筋, 寒入骨, 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裡, 也就是氣受傷了。

3、睡覺前要暖四肢。 四肢是陽之本,

四肢不暖, 是腎陽不足的表現, 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 手腳和肚臍、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

4、睡眠時往右側臥, 右手掌托右耳。 右掌心為火, 耳為水, 二者形成水火即濟, 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 長期這樣做, 能起到養心滋腎的功效。

5、不要睡懶覺。 中醫有“適臥養氣, 久臥傷氣”的說法, 意思是臥床太久反而會傷氣。 一些氣虛的人, 老是覺得動力不足, 喜歡賴在床上, 但是越躺越懶, 渾身懶洋洋, 更不想動。 這就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氣虛, 結果睡太多, 體內的氣沒有補回來, 反而被損傷了。

${FDPageBreak}

失眠不用藥, 食療更安心

都市人生活節奏快、心事多、壓力大, 不是每個人都能在11點前安然入睡的, 更有不少人是患有失眠。 失眠患者很多時候會求助於安眠藥,

其實簡單的湯水, 往往有很好的助眠功效, 而且沒有副作用。

酸棗仁湯:酸棗仁三錢搗碎, 水煎, 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 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 有較恒定的鎮靜作用。 對於血虛所引起的心煩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靜心湯:龍眼肉、川丹參各三錢, 以兩碗水煎成半碗, 睡前30分鐘服用。 可達到鎮靜的效果, 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 功效較佳。

安神湯:將生百合五錢蒸熟, 加入一個蛋黃, 以200毫升水攪勻, 加入少許冰糖, 煮沸後再以50毫升的涼開水攪勻, 於睡前一小時飲用。

編輯推薦

冬季養生四大湯

冬季注意養生“冬藏”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秋季養生的方法

    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燥”,燥邪易傷陰液,導致肺陰不足,而肺陰不足,就無法向上滋潤口鼻咽喉,所以會出現口幹、鼻幹、咽幹這些症狀。在平時吃一些梨、藕、百合、綠豆等滋陰潤燥的食物,也可以吃綠色中草藥帶茶飲...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如何秋季養生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主要。適宜食物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大...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