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健康當之無愧的風向標, 經期那幾天多花點心思, 就能知道自己身體裡出了什麼問題, 然後我們告訴你該如何解決問題。
血液迴圈不良型
表現:來月經前的那幾天覺得肚子脹脹的, 來了月經就開始便秘。 經血量第一天比較少, 但第二天和第三天突然增多。 經血為暗沉的紅色, 比較黏稠。 經期至少持續7天, 而且嚴重痛經。
這麼改善:如果每次都嚴重痛經, 那麼有必要去就診, 看痛經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 看子宮內膜是否出了問題, 或者是否有子宮肌瘤。 通常血液迴圈不佳的人會出現上述表現。
怕冷型
表現:一到經期, 腹部就有寒涼的感覺, 痛經嚴重, 一受寒會更嚴重。 月經通常延後, 經期常會持續7天以上, 經血是發黑的紅色。
這麼改善:要做好保暖工作, 尤其是下半身的保暖, 短裙什麼的儘量少穿。 建議常吃辣椒或洋蔥等食物。 經期若是覺得冷, 可以抱個暖寶。 平常多泡腳驅走寒氣。 建議喝薑母茶、肉桂茶。
壓力過剩型
表現:來月經前超級愛發脾氣, 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交替出現, 老是打嗝或排氣, 會亂長痘痘, 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但月經一來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經血是一般是紅色的, 經期在4~5天。 月經有時會提早,
這麼改善:有意識地控制情緒, 尤其是在來月經前的那幾天。 作息要規律, 經期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 平時多吃橘子多喝茶, 建議喝茉莉花茶或薄荷茶。
貧血型
表現:容易頭暈, 皮膚摸起來粗粗幹幹的, 精神不集中, 老是健忘。 不會有嚴重的痛經, 但腹部總是會不舒服, 有點腰酸。 經血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的, 像水一樣比較稀薄。 經期較短, 在三四天左右, 或是以前經期比較常, 但後來越來越短。 月經總是延後, 經期快結束的那幾天身體會特別疲勞。
這麼改善:注意不要用眼或用腦過度, 日常飲食要注意補血。 每晚睡足8小時, 第二天也不要賴床, 若是睡不著可以喝杯熱牛奶。 多吃動物肝臟或深色食物。 建議喝紅棗茶或枸杞茶。
虛弱型
表現:來月經前腳會浮腫, 容易疲勞, 腰酸背痛, 不太有食欲, 總是感冒或拉肚子。 幾乎不會有痛經現象, 經血是淺紅色的, 有時量多有時量少, 呈兩極化。 經期通常是4~5天。 平常就覺得精力不夠, 很容易疲倦, 沒什麼體力。 新陳代謝差, 水腫嚴重, 尤其是下半身相對肥胖。
這麼改善:三餐不能少, 多吃五穀、豆類。 有上述表現的人, 通常腸胃不好, 建議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 而且為了有足夠的體力, 一定要睡足8小時。 虛弱型的人不適合做激烈運動, 若想運動, 最好選在晚飯後, 散步或快速走是最好的。 建議喝杜仲茶或高麗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