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上班族是幸福的。 既然工作著, 說明找到了自己的領域, 還能狂, 表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所以捎帶腳的也就提高了業務水準, 增加了求職升職的砝碼。 如何保持樂觀的職場心理呢?
甚至很多人和朋友聊天時也是三句不離本行, 醉心於工作的點點滴滴。 但比起購物狂來說, 雖貌似一類, 但沒人拿刀逼你去購物, 加班卻分主動和被動。 做個工作狂值不值?這就需要細化。 有人總在收拾同事的爛攤子, 或者不停地重複工作, 整日疲憊, 喪失剛入行的激情, 最後靠辭職來調整, 我看就不值, 這種人只能稱作“過度工作者”,
我們一般說這個人是個工作狂, 大多是他主動要成為一個工作狂, 懂得工作並快樂著, 時不時忙裡偷閒一番, 工作不但不會摧垮身心, 反而會成為快樂生活的滋補品。 例如我身邊一個攝影師, 每天除去拍廣告, 還能總去酒吧、音樂節等拍些根本不賺錢的照片, 並把這些得意的作品掛在家裡顯擺, 實在可貴。 還有一個設計師, 給我們社區的很多業主設計了許多個性化的門牌號碼, 這和那些工作之外敵視電腦, 回家面無表情, 或看電視或昏昏欲睡的人形成強烈對比。 工作中飽含激情的狀態固然提倡, 但我更關心他工作之外幹些什麼。 挑個除了工作以外最愛做的事,
那麼從我們開始工作的第一天算起, 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開始是為了生存, 後來是為了興趣, 最後暫且說是理想吧。 畢竟最初的夢想最後又當真在做的人是少數, 那些人是幸福的, 我相信他們有足夠的激情完成自己的工作。 那大多數的人呢?我曾經的理想是音樂家, 或者畫家, 總之至少是和藝術沾親帶故的, 再怎麼排, 如今網站的工作也沒進到過我職業排行榜的前十名。
說自己也是個工作狂還真有點臉紅, 但我也努力地工作, 閒暇之時還依然練琴和畫畫, 正因為要滿足自己的這點私心, 就明白不能放棄工作, 工作還是供給了我孱弱的經濟基礎, 讓我敢逛逛琴展。
我相信工作狂一定是要有所平衡的東西, 如果你覺得電視劇能讓你更全情地投入工作, 當然也可以選擇看電視。 只是擔心那些總想趁年輕一再透支健康的人, 難道真的除了工作能一言不發?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一些獎勵, 去喜歡的餐館大吃一頓, 或者經營一下與家人的關係, 陪太太到喜歡的商店逛逛, 這樣多好。
其實我們的社會還是很需要工作狂的, 但我們也要看清, 太多的人用全部的努力, 不過換來了普通的生活。 如果就像兩個人爬山, 一個人永遠嚮往遠處的風景, 一個人卻始終留意欣賞路邊的風景, 誰更辛苦呢?
剛好手裡拿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片, 我和女友都驚羨坦尚尼亞的風景, 一部電影讓那座赤道雪山聞名於世,
想知道更多有關職場心理的資訊, 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