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開朋友寄來的郵件、到處翻找便簽時, 可能會因為動作太快而不小心被紙劃破手指, 疼得你禁不住“哎呀”一聲叫了起來。 雖然是紙片劃傷, 卻讓你倍感疼痛, 這種疼痛不但不會立即消失, 還可能引起頭疼等其他神經性疼痛。 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據2月8日美國廣播公司報導, 美國新澤西州皮膚學家約瑟夫•伊斯頓解釋說, 人手上分佈的傷害感受器比胳膊、腿或胃上的都要多, 它們是保護我們的重要途徑。 一旦我們碰觸熱的或尖銳的東西, 或是用手感覺疼痛的事物, 我們的手應該是這些令人疼痛的事物最好的“法官”。
紙張容易彎曲, 相對而言紙鋒又比較鈍, 所以它在劃破人手時, 對人體神經的傷害就更深。 “紙張的鈍鋒更容易撕裂人的表皮, 這就是說紙張能造成更精微的損害, 也更能傷及人體最敏感的神經, 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 ”美國密西根大學疼痛醫學副教授卡門•格林說。
由於紙張劃傷流血較少, 血液不容易凝結, 傷口不容易癒合, 人體神經向空氣開放, 疼痛的感覺就不斷向大腦傳遞。 因此, 紙張劃破手指後, 要儘快包紮傷口, 這樣便能刺激更少的疼痛感受器, 幫助傷口癒合。 很多人不把紙張劃破傷口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