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中風患者康復期的推薦藥膳

中醫認為, 中風多因人體腎陰不足、陰虛陽亢、風痰內擾、阻塞經絡而成。

中風是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引起腦血管損害的一類疾病。 中醫認為, 中風多因人體腎陰不足、陰虛陽亢、風痰內擾、阻塞經絡而成。 中風患者體質虛弱, 氣血雙虧, 除用藥物治療外, 還需合理調配飲食, 通過益氣活血、化痰通絡、補益心脾、益腎助陽等方法強壯身體, 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及肥胖, 即使病情穩定, 也不可掉以輕心, 要多角度地防止中風復發。 藥膳食療可從以下幾方面調攝。

益氣活血

表現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舌歪而謇(音:簡)、舌質紫暗、脈弦細澀,

此為血瘀阻絡所致, 應選用益氣活血藥膳。

地龍桃花餅

【原料】 黃芪100克, 幹地龍(酒浸)30克, 紅花、赤芍各20克, 當歸50克, 川芎10克, 桃仁15克, 玉米麵400克, 小麥粉10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將地龍烘乾研粉, 黃芪、紅花、當歸、赤芍、川芎濃煎取汁。 將地龍粉、白糖、玉米麵、小麥粉混勻, 並以藥汁調和分製成20個小餅, 入籠中蒸熟(或用烤箱烤熟)。 每次食餅1~2枚, 每日2次。

【特點】重用黃芪, 味甘, 性溫, 有補氣振痿、鼓動藥力的作用, 氣行則血行, 而歸、芍、芎、桃、紅及地龍均有活血通絡作用。 蒸製成餅食用, 不傷脾胃, 但血壓偏高者不宜食用。

加味薤白粥

【原料】 黨參15克, 黃芪15克, 薤白12克, 雞蛋(去黃)1枚, 小米50克。

【做法】將黨參、黃芪煎湯, 取汁去渣, 然後入小米煮粥,

要熟時下雞蛋清及薤白, 再煮熟。 早、晚分2次食用。

【特點】本品益氣通陽, 黨參、黃芪益氣健脾;薤白味辛, 性溫, 通陽開結, 豁痰;蛋清可潤燥熄風;小米補腎益胃和中。 製成粥食, 通補兼施, 中風後遺症者有氣短乏力、胸悶兼症煮服之最宜。

化痰通絡

表現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煩脘悶, 有時神志昏糊不清, 苔黃膩, 脈弦滑, 此為痰熱擾心所致。 應選用化痰通絡的藥膳。

${FDPageBreak}

青果導痰膏

【原料】 青果50克, 清半夏10克, 膽南星6克, 天竺黃10克, 陳皮、枳實各6克, 絲瓜絡6克, 桑枝30克, 蜂蜜200毫升。

【做法】將青果等藥材加適量水, 煮1小時後, 濾出藥汁, 再將渣中加水, 煎如前, 將兩次藥汁合併濃煎至200毫升左右, 將渣中青果挑出, 去核取肉, 並用植物粉碎機將青果肉打成液漿狀,

與藥汁及200毫升蜂蜜一起再文火熬煉並收膏。 每日早晚各服1匙膏滋(約10毫升)。

【特點】青果為清肺化痰之食物;半夏、膽南星、天竺黃為化痰清熱的中藥;枳實、陳皮可行氣化痰濕;絲瓜絡、桑枝可祛風通絡。 本品為導痰湯化裁而成, 痰濁中阻的中風康復患者常食之, 有一定效益。

平肝潛陽

表現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眩暈耳鳴、面紅目赤、便幹口渴、口苦心煩、苔黃脈數, 此為肝陽上亢所致, 因此藥膳應平肝潛陽。

夏枯草煲瘦肉

【原料】 夏枯草10克, 瘦豬肉50克, 醬油、糖、醋適量。

【做法】將豬肉切薄片, 與夏枯草同入鍋中, 加水適量, 用文火煲湯, 將熟加入醬油、糖、醋等調料, 可作為菜肴食用。

【特點】夏枯草味苦、辛, 性寒, 有清肝熱、散鬱結、降血壓的作用;豬瘦肉味甘、咸,

性平, 是優質蛋白, 有潤肝養血、育陰補虛之功效。 二者合用, 製成菜肴, 美味可口, 達到育陰潛陽、平肝息風的目的, 營養豐富, 對於中風康復期體弱、血壓偏高者宜食用。

補益心脾

表現為體弱、肢體痿軟無力、舌體偏斜、心悸失眠、健忘、不耐思考, 舌淡苔白, 脈細弱、沉, 此為氣血雙虧、心脾兩虛所致, 應食用養心安神、健脾補血的藥膳。

桂圓紅棗粥

【原料】 桂圓肉20克, 苡米仁20克, 紅棗10枚, 大米50克。

【做法】諸料洗淨後煮成粥食用。

【特點】本品具有健脾補血功效。 桂圓肉味甘, 性平偏溫, 有養心安神、補血作用;紅棗味甘, 性溫, 健脾益氣;苡米仁味甘、淡, 性平偏涼, 健脾利濕, 三者與大米熬成粥, 常食之可達益心脾目的, 對心悸失眠有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