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環境激素擾亂了女性月經週期和孕產機制, 在年輕女性中, 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炎正呈增加態勢。
以環境激素的身份殘留在體內
本書開頭已經寫道, 每天使用的日用品中所含的有害化學物質與婦科病和痛經可能有關。 這也是我的自身體驗, 想必你也已經瞭解了。
不只是合成表面活性劑, 可以說全部化學物質在進入體內後, 都會成為環境激素這種物質繼續殘留在體內。
在合成表面活性劑的構成成分中, 壬基苯酚和辛基苯酚被認定是環境激素。
環境激素的問題在於,
環境激素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特別是顯示出與女性激素即雌激素具有類似作用的環境激素, 被認為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河流和海洋中流出的環境激素蓄積在棲息動物的體內, 不久就會通過食物鏈導致魚貝類的畸形和受精率低下。 有報告稱, 在環境激素的影響下, 棲息在多摩川地區的鯉魚有70%都是雌性。
子宮內膜炎與洗髮露有關嗎
近年來, 在年輕女性中, 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炎正呈增加態勢。 在十幾歲的女性中, 這些病症以前是不多見的, 但是現在的發病率卻在急劇增加。
據調查, 日本接受子宮內膜炎治療的患者現在已經超過12萬人。
這些病症也被認為是由環境激素中的雌激素引起的, 同時月經週期和孕產機制也被擾亂了。
也許不單單是因為洗髮露和護髮素中所含的環境激素, 但是考慮到經皮吸收的危險性, 這被認為是可能性最高的一個原因。
由於合成表面活性劑具有殺死精子的作用, 因此還被用於避孕器具。 男性的無精症和不育症雖然沒有被明確指出是否與環境激素存在關聯, 但是我們可以說無精症和畸形兒等很可能是因為環境激素的影響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