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 常吃以下5類食物, 大腦會出現反應遲鈍、笨拙, 甚至記憶力降低等現象。
1 泡泡糖
泡泡糖中的天然橡膠雖無毒, 但制泡泡糖所用的一級白片膠是加入了具有一定毒性的硫化促進劑、防老劑等添加劑, 多吃會對身體不利。
含糖精、味精多的食物糖精攝入過多會損害大腦細胞組織;味精少量食用是安全的, 但周歲以下的嬰兒和妊娠後期的孕婦最好別吃。 嬰兒食用味精有引起腦細胞壞死的可能;孕婦吃味精則會引起胎兒缺鋅, 影響孩子智力發展。
2 加糖鮮榨橙汁
加了糖的橙汁比汽水的熱量還要高,
3 松花蛋
松花蛋含一定量的鉛, 常食會引起人體鉛中毒。 鉛中毒時的表現為失眠、貧血、好動、智力減退等。 含鉛食物鉛能取代其他礦物質, 例如鐵、鈣、鋅在神經系統中的活動地位, 因此, 是腦細胞的一大“殺手”。 含鉛食物主要是爆米花、松花蛋等。 需要注意的是, “無鉛松花蛋”的鉛含量並非為零, 只是低於相應的國家標準, 同樣不宜大量食用。
4 臭豆腐、煎炸類食品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污染, 它還含大量揮發性鹽基氮和硫化氫等。 它是分解蛋白質的腐敗物質, 對人體有害。 油溫在200℃以上的煎炸類食品、長時間曝曬于陽光下的食物, 如熏魚、烤鴨、燒鵝等含較多過氧化脂質, 會在體內積聚,
5 味精
每人每日攝入味精量不應超過6克, 攝入過多會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 限制了人體利用鈣和鎂, 可引起短期頭痛、心慌、噁心等症狀, 對人體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