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健康第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可是卻不知道要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保證自己的健康, 不用擔心,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的飲食小習慣, 讓大家養成一個健康好身體。
習慣一、飯要稀一點
把飯做成粥, 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 而且多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效果, 對益壽延年有益。 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頓頓喝粥。 畢竟粥以水為主, “乾貨”極少。 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 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 長此以往, 可能會營養不良。
習慣二、飯菜香一點
這裡說的“香”,
習慣三、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 老年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習慣四、平時沒事吃點玉米
玉米是常吃的粗雜糧, 長壽之鄉老人的健康也離不開它的幫助。 玉米既健脾又利水, 有助於預防老人肥胖, 並且含有豐富的葉黃素, 有助於保護眼睛。 蕎麥分為兩種, 苦蕎麥降糖的效果要優於甜蕎麥,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多吃。
習慣五、喝礦泉水
最新研究發現, 喝富含矽元素的礦泉水可以説明我們清除體內的神經毒素——鋁, 鋁元素已經被證實會促使大腦萎縮,
習慣六、換只手吃零食
一項研究發現, 看電影時, 被告知只能用“非習慣用手”(如習慣用右手, 左手就是“非習慣用手”)吃爆米花的人, 吃爆米花的數量會減少30%, 換只手吃零食會減慢吃東西的速度, 不知不覺減少垃圾食品的攝入量。
習慣七、每餐之前喝兩杯水
控制體重,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 不久前, 研究人員發現, 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饑餓感和食物攝入量, 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 專家也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 ”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 同時也有專家指出, 除喝水外,
習慣八、複合維生素飯後吃
生活中吃得精細, 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 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 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 這時, 補充複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 而且最好飯後吃。 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 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 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於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 如空腹服用, 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習慣九、生吃洋蔥防心臟病
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 這就大錯特錯了。 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
習慣十、用涼開水泡紅茶
與青菜或胡蘿蔔相比, 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 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 日本最新研究顯示, 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 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 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 導致週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 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 慢慢溶出。
習慣十一、每天吃點蘑菇
有專家指出, 蘑菇能提高免疫力, 抵禦微生物入侵, 幫助人體清除異常細胞, 還有抗癌作用。 研究發現, 每天吃10克蘑菇, 相當於1朵香菇, 女性乳腺癌風險降低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