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不可小看

1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脈鈣化可以在3~6年內快速進展。

根據指南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A1c(HbA1c)、血壓和血脂(簡稱“ABC”), 雖然可有效預防微血管症狀, 但並不能阻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這是前瞻性的CACTI(1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研究帶來的關鍵資訊, 由科羅拉多大學兒科學和預防醫學教授Marian Rewers博士在由該大學和兒童糖尿病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一場糖尿病會議上發佈。

Rewers博士表示:“遺憾的是, ABC達標不影響冠脈鈣化的進展速度。 因此, 雖然患者和醫生都在努力按現行的ABC建議去做, 但這並不能阻止冠脈鈣化的進展。

”ABC建議是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非妊娠的成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的標準醫療目標:HbA1c低於7%, 血壓低於130/80 mmHg,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於100 mg/L。

雖然這些治療目標是可實現的, 但CACTI研究顯示, 僅有約10%的女性和不足10%的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能全部達標。

CACTI研究招募了652例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和764名非糖尿病對照者, 基線時平均年齡為38歲, 所有受試者均無冠脈疾病的症狀, 52%為女性。 研究者在基線時和隨訪3年、6年時採用電子束CT檢測受試者的冠脈鈣化情況。 冠脈鈣化水準已被證實是動脈斑塊負擔的良好標誌物和未來發生冠脈事件的強預測因數。

結果顯示, 校正年齡後,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冠脈鈣化發生率是對照者的4.2倍, 男性患者是對照者的2.3倍。

鑒於冠脈疾病目前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 研究者認為, 這種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陡增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很多人誤以為1型糖尿病是一種兒童期疾病, 然而事實上, 僅有約半數患者在20歲之前獲得診斷, 絕大多數患者正處於中年, 他們恰恰屬於心血管高危人群。 為了遏制這種風險, Rewers博士認為, 首先必須實現ABC達標, 但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 他呼籲所有無冠脈疾病症狀的1型糖尿病患者均從30歲開始接受心臟篩查, 傾向於使用冠脈鈣化指標, 原因是該檢查無創、價格較低(與核成像等檢查相比)且可預測遠期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風險。 應每5年複查1次, 如果冠脈鈣化迅速進展或冠脈鈣化評分高,

即應當做心肌灌注試驗並給予積極治療。

“從CACTI研究可以看到, 1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脈鈣化可以在3~6年內快速進展, 而不像某些臨床試驗中的非糖尿病患者那樣需經歷15~20年。 因此, 1型糖尿病患者是冠脈鈣化新療法的良好研究物件, 只需3~6年就能看到干預效果。 ”

研究者還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現了若干新的冠脈疾病危險因素, 包括血清維生素D水準偏低、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水準升高(與3年內冠脈鈣化風險增加1倍相關)和脂聯素水準偏低等。 研究者還發現, 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男性患者血糖波動相關, 而在女性患者中未觀察到這一現象:男性患者1天內血糖水準超過180 mg/dl的總時間與冠脈鈣化進展呈強相關性, 而血糖水準低於70 mg/dl的總時間則與冠脈鈣化進展無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