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湯, 白如乳汁, 味濃醇厚, 很多人覺得它比清湯更營養, 其實並不是這樣。
脂肪散射讓奶湯呈白色。 奶湯的乳白色, 和牛奶顏色的形成一樣, 都屬於脂肪的乳化現象。 脂肪微滴均勻地分佈在水中, 會散射光線, 看起來就是乳白色。
然而, 油是無法均勻分散在水中的, 所以, 要想形成奶湯, 還需要乳化劑。 在煮沸翻滾的作用下, 脂肪變成微滴, 外面被乳化劑包裹, 就可以均勻地分散在水中了。 雞鴨魚肉中的可溶性蛋白質, 正好是天然的乳化劑。 而豬牛羊肉等因為缺乏可溶性蛋白質, 所以是熬不成奶湯的。 而蔬菜水果等,
奶湯脂肪含量高。 說到這裡, 就能明白一個重要的事實:奶湯都是含有不少脂肪的湯。 所以, 對於不缺乏脂肪和蛋白質的人來說, 喝奶湯未必更營養, 卻肯定會攝入不少脂肪。
在喝上面有浮油的湯時,
人們通常都非常警惕,
常常會把浮油去掉再喝。
而喝奶湯的時候,
人們卻很麻痹,
不知道裡面含有不少的脂肪,
而且因為感覺美味,
還以為非常營養,
往往會多喝幾碗。
所以,
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人,
或者想控制體重的人,
要儘量少喝或不喝奶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