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領必知:這樣按摩小腿肚幫你解乏

白領經常一坐就是半天, 一活動就感覺腰酸腿痛, 經常不活動腿腳, 身體的疲乏讓自己筋疲力盡。 不過白領們不用太擔心, 今天就教大家按按解乏穴, 以及按摩小腿的方法。

在中醫看來, 因身體疲勞導致的腰腿不適等病證多由久坐久站、遠行過勞、寒邪侵襲、氣血不暢、筋脈失養所引起, 不妨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 及時進行調理和日常保健。 小腿肚上的“承山穴”, 就是一個有效的“解乏穴”。

這個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位於人體小腿後側正中間, 腓腸肌肌腹下。 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腳跟時, 小腿肚上會出現一個類似“人”字型的凹陷,

凹陷的尖角處就是它。 顧名思義, 承山穴正是承受著人體這座“山”。 身體站立時, 小腿肌肉自然緊張, 承山穴所在的位置相當於“筋、骨、肉”的一個交點, 是最直接的受力點。 因此, 當身體“不堪重負”時, 承山穴也會“挺身而出”, 幫我們承擔壓力, 緩解疲勞。 經常按壓此穴, 可舒筋活絡、壯筋補虛, 對緩解腰背疼痛、腿疼轉筋、小腿痙攣等效果良好。 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 消除疲勞感。 此外, 經常按摩此穴還能舒暢同一條經絡上的經氣, 散寒祛濕, 對痔瘡、便秘等肛門部疾患也有功效。

平常可坐在椅子上自我按摩, 也可躺著由他人操作, 每日1~2次, 每次10分鐘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 由於該部位的深處有脛神經走過, 按摩力道過大或特別敏感的人可能沿神經分佈區域出現灼痛、麻木、運動障礙等不適。

輕者停止按摩後即可消失, 重者症狀可持續數天。 此外, 孕婦、大失血、久病體虛的人需要補養氣血, 不適合按摩此穴。 如經多次按摩無效, 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按摩小腿肚詳細流程

健康的小腿肚在被手包圍後會慢慢溫暖起來, 並且富有彈性, 輕輕捏一下感覺肌肉柔軟, 皮膚有張力, 用手指指腹按下不怎麼痛, 鬆開手指很快就能恢復。 而不健康的小腿肚, 馬上去溫度會比手更冷一點, 用手捂一陣子會發燙, 沒什麼彈性, 相反有點硬硬的, 時而腫脹, 用手指按下去會有點痛, 鬆開後會有按下的痕跡。

1、用膝蓋輔助按摩:雙腿併攏屈膝坐於椅子上,

雙臂伸直扶於椅子兩側, 上身挺直並稍稍後傾, 右腿抬起, 令小腿架在膝蓋上, 然後上下活動右腿, 令左膝按摩小腿肚後側。

2、將右邊小腿往左右傾, 上下移動地按摩小腿肚的內外兩側。 然後同時從內向外地扭動腳腕, 提升血流速度。 做完後換左腿來按摩。

3、用手輔助按摩:稍稍往後坐, 令腰背靠在椅子的靠背上, 抬起右腿, 小腿稍微往大腿的方向收, 腳跟架在椅子邊上。 雙手扶著腳腕的跟腱, 拇指在後, 四指在前, 先用疊放的拇指按壓跟腱, 然後一邊按壓一邊向上按摩小腿肚, 同時其餘手指輕壓內外側小腿。

4、淺坐於椅子上, 左腿屈膝, 右膝向外彎曲, 將小腿扶起, 腳背架在左邊大腿上, 左手握住腳腕固定, 右手包圍小腿, 拇指在內,

四指在外地從腳腕開始按摩小腿。

5、按摩部位的功效:小腿外側:頭痛、頸痛、肩痛、腰痛、頭暈、耳鳴、肋間神經疼痛、膝痛等。 小腿後側:心律不正、失眠、情緒不安、氣喘、頭痛、坐骨神經痛、腰痛、水腫、膀胱炎、胸部疼痛等。 小腿內側:寒症、月經不調、便秘、內分泌失調、更年期病症、排尿、肝臟不調等。

注意事項

要令彙聚在小腿的血液向上回流到心臟, 一定要按照從跟腱到膝窩的方向來按摩。

用手指指腹按壓時, 同時進行腹式呼吸, 按下時呼氣, 鬆開時吸氣, 並且要緩慢不急速。

小腿肌肉比較僵硬的人, 在按壓時也許會感到疼痛, 所以小編建議力度一定要掌握好, 無需過於用力, 達到刺激肌肉的效果就OK。

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按摩, 如果實在很忙,

一天一次也足夠了, 最好在沐浴後, 身體充分升溫的情況下進行。

?此套按摩會令你排汗與排尿更順暢, 順利排出毒素與廢物, 為了不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 於按摩前後多喝溫水為佳哦!

按摩小腿肚這麼多功效, 白領忙碌之餘, 給自己解乏按按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