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常見病, 由於骨骼結構鬆散, 礦物質丟失, 導致骨骼強度下降, 後期易頻發骨折。 這一疾病在中老年女性, 尤其是絕經後女性身上發病率更高, 每7名50歲以上婦女中就有一位發生脊椎骨折。
當你發現自己有脆性骨折、腰背疼痛、駝背或身高變矮等症狀時, 應前往醫院的骨質疏鬆專科、老年科、骨科、婦科進行診斷。 一旦確診, 要堅持治療才能有效預防由於骨質疏鬆造成骨折。 骨骼的恢復不僅要補充鈣質, 更需要長期的藥物干預重建骨骼框架,
骨質疏鬆患者應在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同時, 進行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抗骨質疏鬆藥物如口服阿侖膦酸鈉等, 可減少骨量丟失, 強健骨骼“基石”, 降低骨折風險。 維生素D像“搬運工”, 把鈣“搬運”到骨骼中。 二者聯合, 是最佳治療方案。 單純補鈣對骨骼“基石”的作用非常有限。
抗骨松藥物使用方法很重要。 如醫囑選用每週一次的藥物, 服用口訣是“晨起空腹一杯水, 上身直立半小時”。 患者在每週固定的一天起床後, 用一整杯白水送服, 或坐或活動半小時, 再吃早餐。 若漏服, 請在記起後的次日清晨及時補服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