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年人心衰的自我保健法

 

如果心衰病人想防止病情復發, 延年益壽, 最主要的則是提高對心衰的認識, 積極開展自我保健

(1)認識疾病特點, 採取干預措施:心衰具有長期性、反復性、複雜性、預後差、影響日常生活和費用需要大等特點, 但同時要認識到它並非無法轉機。 而轉機在於瞭解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 掌握自我護理方法, 調整生活習慣, 自我管理疾病, 求得儘量好的預後效果。

(2)養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生活規律、適當運動, 以及戒煙、不飲酒或少飲酒等, 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覺性來養成。

對於老年人心衰患者來說, 養成良好生活方式極為重要, 是維持病情穩定和提高生活品質的保證。 雖然做起來並不容易, 但只要重視, 以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要做到亦非很難, 尤其老年患者不受工作和其他意想不到事情的干擾, 做起來也相對容易些。

(3)心理調整:目前已明確心血管病的發生與發展, 包括預後都與心理、情緒及社會刺激因素有關。 良好的心理狀態, 樂觀豁達的情緒和較強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 可使個人神經--內分泌調節穩定、協調, 有助於預防及改善疾病, 提高生活品質。 因此, 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態, 樂觀看待事物, 遇事要冷靜, 能看得開, 想得通, 不為小事斤斤計較。 特別是對待疾病, 要持“既來之, 則安之”的態度,

積極治療, 但又不急於求成, 胡亂求醫, 這樣將有利於疾病康復。

(4)遵照醫囑服藥:心衰患者在醫院糾正心衰急性期症狀後, 大多仍需帶一定的強心利尿劑回家使用。 由於強心利尿劑具有嚴格的用藥要求, 特別是強心甙類藥物, 不按時或亂服用容易產生毒性作用, 對健康危害很大, 甚至有生命危險。 故而患者必須遵照醫生的囑咐, 按時按量服藥, 如有不適及時請教醫生而不是自行調整。 此外, 在修養及緩解期間應定期去醫院複查和接受醫生指導。

(5)避免誘因:心衰的急性發作大多與呼吸道感染、勞累過度、情緒波動、飲食不當(暴飲暴食)及中斷藥物等有關, 這些情況可稱之為心衰誘發因素或

危險因素。 據估計, 約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發生,

是由於上述因素而誘發的。 如果能瞭解這些誘發因素並認真控制, 對防治心衰極為重要, 可大大降低復發率及病死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