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夏季吃蝦別"瞎"吃 教你健康吃蝦

大嚼小龍蝦的季節到了, 您知道如何鑒別死蝦、如何烹飪小龍蝦嗎?怎麼食用小龍蝦才算安全?市民吃蝦時, 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烹調方法, 合理食用。

如何鑒別死蝦?

買小龍蝦最怕遇到死蝦, 因為小龍蝦死後腐壞得很快, 會分解產生組胺等有毒物質, 滋生有害病菌, 食用後容易導致腹瀉等腸胃道感染性疾病, 危害身體健康。

烹調加工後的小龍蝦端上來後, 如果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鬆軟無彈性、顏色變深、殼身有較多黏性物質等現象, 那麼就極有可能是死蝦製作的。

看顏色識別生熟

專家說, 市民在家烹飪小龍蝦時, 一定要高溫煮熟煮透, 可通過觀察蝦仁橫截面顏色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煮熟。 建議在烹飪加工前, 一定要清水餵養24小時左右, 讓蝦體吐出代謝物, 另外要用刷子洗淨其身體上的髒物, 同時隱藏了大量泥沙和細菌的腸線也必須剔除乾淨, 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莫吃蝦頭毒素多

“小龍蝦的蝦頭部分千萬不能食用。 ”專家提醒, 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 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

此外, 吃蝦時也要有節制, 不要一次食用過多, 因為蝦是高蛋白食物, 部分過敏體質者會對小龍蝦產生過敏症狀, 如身上起紅點、起疙瘩等等, 最好不要食用小龍蝦。 小龍蝦是含嘌呤較高的水產品,

痛風病人也不要食用。

死蝦和變質的蝦不能吃

蝦內含豐富的組胺酸, 這是令其味鮮的主要成分。 但蝦一旦死亡, 組胺酸即被細菌分解成為對人體有害的組胺物質。 還有, 蝦的腸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質, 死後體內極易腐敗變質。 特別是隨著蝦死亡時間的延長, 蝦體內積累的毒素更多, 吃了便會出現中毒現象。

現煮現吃, 熟透再吃

這是因為蝦體內多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 如吃了未煮熟的蝦, 就容易感染肺吸蟲病和導致胃腸道中毒。 鮮蝦煮熟後不宜存放, 第二次食用必須重新加熱。

吃蝦後不宜服維生素C片劑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貝殼類食物中, 含有一種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

該物質吃下去本身對人體無毒害作用, 但在服用維生素C片劑後, 可使原來無毒的砷化物轉為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 即砒霜, 能危及人的生命。

蝦並非人人可食

某些過敏性疾病的患者, 如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等等, 約有20%的病員可由食蝦激起發作。 因此, 已明確對蝦過敏的, 在緩解期和發作期都不要進食。

選購好蝦, 佐以薑與醋 選蝦的標準是以個體完整、甲殼不脫、外殼清晰鮮明、肌肉緻密、尾節伸屈性強、體表潔淨有乾燥感的為佳, 變質、變色、體表冷紅、串血水、節間鬆弛或有異常氣味的, 不宜食用。 吃時, 要將蝦涮洗乾淨, 品嘗時一定要加薑加醋, 既能解腥增鮮, 又能發熱散寒,

幫助消化, 更有殺菌消毒作用。

推薦閱讀:

油燜大蝦的做法

蝦怎麼做?香脆油爆蝦的做法

教你如何分辨注膠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