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主任醫師草家務周浩說, 人的大腦對缺血最為敏感, 血液中含有氧氣, 一個人無法自主呼吸, 心臟不能通過跳動將血液提供給大腦, 不到7分鐘, 大腦就有可能缺血壞死。 所以, 危機關頭懂急救手段, 等於挽救人的生命。
舉例說, 美國的西雅圖心肺復蘇術(CPR)的普及率最高, 那個地區危重者的搶救率也最高。 並且, 美國統計發現,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因心臟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發生在院前。 如果懂得CPR, 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蘇成功。
如果你家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如果將來你遇上溺水者、急需救助的人,
名稱:心肺復蘇術(CPR)
方式:A.人工呼吸; B.胸外壓術
作用:胸外壓是通過外在壓力使血液壓出心臟, 讓心臟恢復部分排血功能;人工呼吸給血液提供氧氣, 使血液有足夠氧氣, 讓人腦重新運作, 實現急救目的。
發現有人突然倒地、溺水等
1. 脖子上有一個動脈, 在實施CPR前先用手探探, 看患者是否有脈搏。
2. 做人工呼吸時, 解開患者衣領, 保持氣道暢通。 救護者一手置於患者頸後, 另一手放在他的前額上, 使他的頭部稍向後仰, 確保氣道通暢, 並清除患者口腔壁及其阻塞物, 例如假牙等。
3. 做胸外壓時, 一定要確定心臟的位置, 你可以摸患者胸骨最下端為突的軟骨結,
4. 搶救者挺直雙臂憑藉自身重力, 通過雙臂雙手掌垂直下壓, 速度要快。
第1步:試探能否叫醒
大聲叫他, 大力捏他最痛的地方。 如果他能回應, 能叫應就不需要實施CPR了。 呂振聲提醒, 急救時間有限, 15妙內必須完成這一步。
第2步:探呼吸
把手放在對方鼻下, 看他還有沒有呼吸;呂振聲有個小竅門, 他說, 如果女士手頭正好有小鏡子, 可以把小鏡子放在患者鼻下, 如果鏡面沒有水蒸氣產生, 代表本人沒有呼吸。
第3步:摸血壓
之後, 立即用食指和中指從喉結旁觸摸有無動脈搏動, 如果能摸到脈搏(感覺有經脈跳動), 說明有血壓, 代表患者的情況不是最糟糕。 因為用手能感覺得到的血壓在50、60以上。 但這這類人仍需要CPR急救,
第4步:做好急救準備
疏散人群, 使空氣流通。 讓患者平臥, 解開他上身任何會束縛心臟部位的東西(比如過緊的衣領、女性的胸罩等等), 讓患者雙臂置於軀幹兩側。 跪在他的一側, 準備急救。 如果有人手, 一個準備做人工呼吸, 另一個實施心外壓。 如果只有一個人, 那麼, 要同時交替做人工呼吸和心外壓。
第5步:先進行胸外壓
握緊拳頭, 一隻手按在另一隻手上。 用拳頭有肉的地方, 快速有力猛擊患者胸骨正中下段(胸部與胸骨下端相距三隻手指之寬)一次。 此舉有可能會使患者心臟複跳。
第6步:再探脈搏
第一次胸外壓後, 再探一下脈搏, 如果仍然沒有脈搏, 患者還沒有恢復呼吸的話, 繼續快速而有力地擊打胸骨,
第7步:人工呼吸
如果有兩個急救者, 人工呼吸與胸外壓要同步進行的。 如果只有一個急救者, 每做完四次胸外壓之後, 就要進行人工呼吸, 然後1~2次人工呼吸之後, 繼續進行心外壓。
人工呼吸的方法是把患者的頸部抬上, 下巴往上抬, 目的是讓口腔與氣管形成直線, 方便空氣順利進入心肺。 並隨即用手指清除口腔壁及其阻塞物, 例如假牙等。 然後用一隻手捏住對方鼻子, 免得空氣從鼻子跑掉, 然後嘴對嘴, 把空氣吹進入。
呂振聲說, 如果你無法接受嘴對嘴, 還可以用硬紙卷成筒, 嘴通過這個紙筒把空氣吹入。
特別提醒:
1. 如果在實施CPR的時候, 患者一直沒有恢復自主呼吸,
2. 胸外壓、人工呼吸最好由兩個人來完成, 更利於抓住搶救時間。
3. 如果只有一個人, 每做四下胸外壓, 馬上換做1~2次人工呼吸, 然後再換成胸外壓。
4. 做胸外壓時, 力度要大, 速度要快, 平均1秒鐘做兩次心外壓, 不然完全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