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相信你不相信的事

信任, 就是相信你不相信的事。  
以前看這句話沒有太多感覺, 覺得只是另一個文字遊戲罷了, 直到多年職場的歷練後, 見聞逐漸寬廣, 才開始體會話中隱藏的智慧;「信任」幾乎已成企業工作團隊的口頭禪, 大家都強調要彼此「信任」, 可是「信任」在現代忙碌的職場, 似乎越來越薄弱, 如果你不相信, 打聽一下, 有哪個企業老闆沒有「耳根子軟」的問題?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 困于陳蔡之間七天沒飯吃, 顏回好不容易找到一點糧米, 便趕緊埋鍋造飯, 米飯將熟之際, 孔子聞香抬頭, 恰好看到顏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飯送入口中;等到顏回請孔子吃飯,
孔子假裝說:「我剛剛夢到我父親, 想用這乾淨的白飯來祭拜他。 」顏回趕快接著說:「不行, 不行, 這飯不乾淨, 剛剛燒飯時有些煙塵掉入鍋中, 棄之可惜, 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這才知道顏回並非偷吃飯, 心中相當感慨, 便對弟子說:「所信者目也, 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 而心猶不足恃。 弟子記之, 知人固不易矣!」以孔子之聖, 面對顏回這等賢徒, 猶不能完全「不疑」, 想一想, 在企業真實世界中, 有多少主管(或老闆)像孔子一樣瞭解他的部屬?而你我芸芸眾生, 有幾個修養可與顏回比擬?如此推論, 「信任」似乎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罷了!
也許有人會說, 「信任」可以分成許多等級,
有幾分信任便有幾分幫助, 實在不必要求到那麼高的理想, 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接受;但是所謂的「信任」在平常是用不上的, 通常都是在非常時期或非常狀況下才會牽涉到信任, 因此就某些層級而言, 只需有一點信任即可, 而這些層級其實只要制度健全, 信任並非必要的因素;但對高階團隊, 尤其是經營團隊的核心成員, 由於決策牽涉大家的利益, 信任就會成為關鍵因素, 如果信任果真如上所述, 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 是否意味著高階團隊必然也會走向「合久必分」的宿命?
禪宗要悟道必須先起「疑情」, 管理要突破, 似乎也少不了要有「疑情」, 管理理論都是正確的, 但是加上「人」這個參數, 套用到實務世界就變成千百個不同的結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