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鈣對骨骼生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孩子缺鈣容易不長個, 另外, 身體缺鈣也容易出現腿部抽筋現象。 所以, 平時可以喝點骨頭湯, 可以起到補鈣作用。 不過, 是不是僅僅喝骨頭湯就不會缺鈣了呢?當然不是, 你補鈣的過程中千萬別犯了以下錯誤, 可能會妨礙了鈣的吸收。
補鈣錯誤認知1:菠菜對補鈣沒幫助
因為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 會與豆腐的鈣結合成不溶性的沉澱, 因此, 菠菜不可與豆腐一起吃。 然而, 菠菜當中也含有大量促進鈣吸收的因素, 其含有豐富的鉀和鎂, 還有維生素K, 其含量在各種生鮮食品中位居第一。
補鈣錯誤認知2:蝦皮可以補鈣
雖然蝦皮中含鈣量多, 但是蝦皮太鹹又有腥味。 同時, 蝦皮中含有微量的亞硝胺類致癌物, 放多了對健康有害。 而且, 蝦皮中只含有鈣, 並不含可以幫助鈣吸收的物質, 所以鈣的利用率不高。
補鈣錯誤認知3:吃牛肉對骨骼有幫助
很多人認為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 但是, 事實上, 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 這是因為所有的肉含鈣極低, 包括牛肉。 同時, 肉裡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 主要是磷、硫和氯, 會讓血液趨向酸性, 導致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 進而使體內鈣元素的流失增加, 減少鈣的吸收。
補鈣錯誤認知4:豆漿是高鈣食品
不少營養學家認為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漿作為替代。 雖然豆漿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食品, 但從鈣含量上來說, 卻遠遠比不上牛奶。 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 但加10杯水磨成豆漿後, 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 同時, 對骨骼而言, 豆漿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 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
補鈣錯誤認知5:喝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
根據實驗, 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後, 骨髓裡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 但湯裡面的鈣仍是很少的。 要想用骨頭湯補鈣, 可以加上半碗醋, 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 醋對骨鈣溶出有幫助。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 最好用砂鍋來燉, 可以防止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補鈣錯誤認知6:喝飲料與補鈣沒關係
由於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 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 進而促進鈣的流失。 可樂中含有磷酸。 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 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 其中的精製糖也不利於鈣吸收。 因此, 需要補鈣的人, 要少喝甜飲料。 茶水富含鉀離子, 其中含磷量低, 還可以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 因而, 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
補鈣錯誤認知7:海帶可以補鈣
很多媒體文章說到:海帶裡面的鈣很多。 但是, 這只限於幹海帶。 幹海帶一旦吸了水, 鈣含量就不算多了。 同時, 海帶裡面的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對鈣的吸收造成妨礙, 因為它們會與鈣形成牢固的複合物, 和鈣一起“穿腸而過”。
補鈣錯誤認知8:用內酯豆腐來補鈣
因為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 凝固豆腐時, 還加入含鈣的凝固劑, 所以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 但是, 內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 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 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的。 而且, 內酯豆腐水分太多, 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很低。 除了內酯豆腐, “日本豆腐”也不可以補鈣。
補鈣錯誤認知9:吃蔬菜與骨骼健康沒關係
不少人覺得蔬菜裡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與骨骼健康沒關係。 但是, 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 有助於維持酸堿平衡, 是、使鈣的流失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