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卵巢早衰者的情緒表現及護理措施

卵巢早衰系一種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提早衰竭, 是指婦女在40歲以前因某種病因引起的閉經、不育、雌激素缺乏, 以及促性腺激素水準升高為特徵的一種疾病。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一般人群發病率為0. 9% ~3. 0% , 閉經者占2% ~10%。 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感染、醫源性損傷、酶的缺陷、放化療、環境有害因素、心理壓力過大等有關。

1 性格特點

1. 1 卵巢早衰患者具有爭強好勝、缺乏耐心、急躁易怒、時間緊迫感和做事快、追求完善等特徵, 心理衛生狀況普遍不如正常者。

1. 2 卵巢早衰患者應激時焦慮、抑鬱情緒反應強烈, 並具有A型行為個性特徵,

特質焦慮評分較高, 也就是說在反復的不良刺激下卵巢早衰患者的個性已大部分轉變為焦慮型人格。

1. 3 卵巢早衰患者常有不良認知。 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 情緒與人的健康有密切關係, 應激與情緒反應的強弱和致病作用對不同的個體反應不一樣, 一方面取決於應激原的性質、強度、時限, 另一方面, 取決於個體對刺激物的敏感、耐受性及個體的自我防禦反應。 認知錯誤是患者痛苦的直接原因, 由於對負性情緒不合理認識, 導致不良的情緒行為反應, 持續存在可誘發疾病。

2 情緒表現

2. 1 煩躁、焦慮和恐懼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維持一個女性生理和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過早出現卵巢早衰, 許多生理不適隨之而來,

沒有月經, 意味著可能會比同齡人提前衰老, 患者心理上就會產生焦慮、恐懼感。

2. 2 無價值感與孤獨感 患者出現卵巢早衰, 伴隨一些生理的困擾, 患者不知如何應對, 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 不願意與他人交往, 因此患者的生活範圍縮小, 從而變得孤獨。

2. 3 猜疑與敏感反應 患者對周圍事物比較敏感, 表現為多疑。 有時過於激動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與他人產生矛盾, 久而久之會變得過於敏感。

2. 4 不安與挫折感 患者不能接受卵巢早衰這個事實, 情緒波動大, 更不能忍受閉經給自己帶來的痛苦, 顧慮疾病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時常處於焦躁不安狀態, 愛生氣、易發怒, 也易悲傷。 這是患者因不能接受突然的變化而激起的情緒反應。

2. 5 抑鬱情緒與自卑感 隨著生理變化, 患者變得消極悲觀, 常被失望、無援、孤獨和淒涼的感情所包圍, 覺得生活不如別人, 產生自卑心理, 從而變得少言、抑鬱苦悶、消極, 身邊的美好生活也視而不見, 工作上也不再積極進取。

3 心理護理

3. 1 心理輔導與溝通 首先真誠傾聽, 在患者眼裡, 健康人很難真正理解她們的心情, 因此, 首先對其訴苦抱怨不要急於去安慰與開導, 而先用認真誠懇的態度始終耐心傾聽她的訴說, 讓患者感到, 無論什麼情況下, 醫護人員都會始終陪伴著她, 也不會放棄對她的幫助支持。 這樣, 可使患者感到被重視關心和理解, 且有利於患者建立積極治療的信心。

3. 2 主動與患者談心 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使患者心身處於輕鬆、滿意、自在、沒有焦慮、沒有恐懼的感覺, 用積極的暗示性語言, 暗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 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產生的心理現象。 暗示既能影響人的心理, 又能影響人的生理, 所以積極的暗示可使患者得到良好的資訊刺激, 從而心情愉快, 促進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 使疾病向積極的方向轉化, 避免使用消極的暗示性語言。

3. 3 針對患者性格特徵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 如建議爭強好勝、脾氣急躁的患者制定一個寬鬆的時間表, 經常聽舒緩的音樂, 有意識地進行放鬆訓練, 以放鬆全身肌肉和緊張情緒, 體驗緊張與放鬆之間的差別, 從而緩解身心緊張狀態, 穩定情緒, 緩解心理壓力, 睡前靜坐10min, 深呼吸,

待心境平和後再入睡, 經常做一些平緩的運動。 不良認知的患者, 通過心理干預可以改變人的不合理思維方式。 讓患者學會加強心理保健意識, 自我調節, 改變不良心理狀態, 控制不良情緒, 提高生活品質。

3. 4 理解並尊重患者 不要強迫與其交談, 當患者出現煩躁、發怒時, 給予理解, 不要埋怨, 應安慰、關心, 讓患者樹立信心, 克服困難, 共同度過難關。 當患者痛苦時, 表示理解, 給予鼓勵, 讓其保持樂觀態度, 不僅生活上給予幫助, 而且精神上給予更大的鼓勵, 講解一些對生活有意義的事情, 分散其注意力。

3. 5 調節緊張、憂鬱的情緒 患者得知自己不再具有女性所擁有的青春美麗時, 難免緊張憂鬱, 我們應給予精神的安慰, 指導患者尋找適合自己的情緒發洩管道, 如寫日記、向好友傾訴等,並從工作、生活上尋找樂趣,改變悲觀情緒,從自卑、憂鬱的陰影中解脫出來,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總之,醫護人員要牢記和熟練掌握患者的心理要求,生理特點,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變化採取最適當的心理干預。

如寫日記、向好友傾訴等,並從工作、生活上尋找樂趣,改變悲觀情緒,從自卑、憂鬱的陰影中解脫出來,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總之,醫護人員要牢記和熟練掌握患者的心理要求,生理特點,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變化採取最適當的心理干預。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