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前預防血管“生銹”

醫師指出, 動脈粥樣硬化在胎兒時期就開始發生了, 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加重, 於是, 動脈就像水管一樣, 會“生銹、老化、堵塞”。 所以, 不管你是年老或年輕, 都要瞭解自己的心臟危險因素。

20歲的年紀, 手裡有一大把可以揮霍的青春, 但心臟卻禁不起過分的“折騰”。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心臟病專家埃瑞克·托波爾指出, “這個年齡段的人有一個普遍的問題, 他們不知道自己也同樣容易被心臟病擊倒。 ”

因此, 20多歲的人最好每年檢查一次血脂和血壓。 如果結果正常, 只需要請醫生確認你沒有心臟病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運動員,

或每週到健身房大負荷健身超過5次, 最好再做一個超聲心動圖檢查, 它能幫你確認心臟內的血管是否受損, 以及是否患有心肌肥大等問題。

儘管不少心臟病是通過遺傳獲得的, 但多數都不會在20多歲的時候發作, 30、40歲以後應特別注意預防。

家族遺傳因素加上肥胖、高血壓、不注意鍛煉、抽煙、壓力大, 就構成了心臟病的高危人群。 對於這部分人群, 在努力改變生活方式之餘, 還需要有針對性的體檢。 除了常規的心電圖、血壓、血脂等檢測, 還應該加上運動平板試驗及冠脈CT, 以確定血管的狹窄情況和斑塊的穩定性, 預防猝死的發生。 同時, 還可以通過炎症指標之一——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查, 密切關注身體所有的炎症問題。

hsCRP水準越高, 患上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就越高。

一般常規體檢可以對身體的基本狀況有所瞭解, 卻無法準確檢測出心臟存在的隱患, 而選擇一家硬體設備先進、專家經驗豐富、結果權威準確的心臟專業治療機構, 就顯得尤為重要。 它不僅可以對心臟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測, 並將與心臟相關的其他部位同時進行檢測, 結合年齡、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工作環境等因素評估未來十年發生冠心病的風險程度, 提出有效的預防對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