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婦科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往往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 所以很多患者發現時已近是晚期, 其實如果能早點發現, 那麼還是會有治癒的可能, 儘管不能治癒, 也可以延長壽命。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卵巢惡性腫瘤的判斷方式。
一、症狀
腹部不適 中等大小的良性腫瘤或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常引起腹脹和不適感。
腹部腫塊 良性腫生長慢, 不易被發現, 患者往往在無意中觸及。 惡性腫瘤生長快, 易被察覺。
腹痛 良性腫瘤併發蒂扭轉、破裂、出血、感染時, 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
壓迫症狀 腫瘤較大占滿盆腔可引起壓迫症狀, 如尿頻、排尿困難、便秘、氣急、心悸等。
子宮紊亂和內分泌症狀腫瘤產生甾體激素或腫瘤破壞雙側卵巢時, 可引起月經紊亂或子宮異常出血。
轉移灶的表現 如肺轉移引起咳血、呼吸困難;腸道轉移引起大便改變、便血、腸梗阻等。
二、體征
良性卵巢腫瘤多為單側性, 位於子宮旁。 呈球形、囊性或實性腫塊, 表面光滑, 活動, 與子宮界限分明。 惡性卵巢腫瘤為雙側性、實性或部分實性、表面高低不平、較固定的腫塊, 子宮直腸陷凹內可有散在性質結節。
三、輔助檢查
超聲檢查 B超顯像可測知腫塊的部位、大小、形態及性質。
放射學診斷 鋇餐造影或鋇劑灌腸、空氣對比造影可瞭解消化道有無腫瘤。
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腫瘤來源和大體情況, 以及整個盆腹腔及橫隔, 以判定病變範圍和期別。 並可吸取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 或取可疑組織作病理檢查。 然而, 巨大腫塊或粘連腫塊禁忌。
細胞學檢查 經腹或後穹窿穿刺抽取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 有助於卵巢惡性腫瘤診斷。
腫瘤標誌物檢查 胚胎性癌、內胚竇癌患者中甲胎蛋白濃度高, AFP大於20μg/L為陽性。
剖腹探查 青春期前發現卵巢增大, 絕經後仍能捫及卵巢;育齡婦女有卵巢囊性腫瘤,
通過以上有關卵巢惡性腫瘤的判斷方式的介紹,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多多少少有所理解。 小編更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能做好預防卵巢惡性腫瘤的措施, 避免疾病的發生。 一旦發生, 也希望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