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中風”跟牙齒的多次有關係嗎

■牙齒少於25顆, 中風危險增加

美國最新的研究表明, 牙齒越少的人發生腦卒中的危險越高。 據研究人員對4萬多名男性醫務人員進行的為期長達12年的健康跟蹤調查顯示, 和有25到32顆牙的人相比, 有17到24顆牙的人群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要增加50%, 而只有1到16顆牙的人群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則高達74%。 科學家們在排除了其他容易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像年齡狀況、吸煙、糖尿病、收入低等之後, 結果仍然顯示缺牙是腦卒中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聯可能由兩方面因素造成, 一種是由於形成缺牙的原因是久拖不治的牙周炎可以使細菌得以襲擊人的血管,

造成血管栓塞, 出現中風。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牙齒稀少後, 人的咀嚼能力受到影響, 吃蔬菜、水果的機會大大減少, 而這種減少會直接引起中風危險的增加。

■牙病可能引發心臟病

人類的殺手之一心臟病也和牙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般人認為, 牙病是小病, 但事實上, 牙病可能成為細菌性心內膜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誘因之一。

20世紀90年代美國對近1萬名年齡從25歲到74歲的人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 有牙周疾病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比健康人要高25%。 專家們猜測發病機理後認為, 引起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綠色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在患者的牙齦病灶處也可以發現,

而且基本一致, 可能是這些細菌通常生活在藥力難以到達的齲洞和牙周內部, 會隨著血液的流動到達心臟血管和心瓣膜, 進而引起炎症。 特別是身體虛弱、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由於牙病的病灶誘發細菌性內膜炎。

另外, 經常存在於牙齦病灶處的幽門螺桿菌等會引起持續性的血液感染, 造成血管發炎, 而從血管壁的炎症部位脫落下來的組織聚集成塊, 容易造成血管栓塞, 出現冠心病。

■愛護牙齒, 需要改掉不良習慣

對牙齒損壞最大的壞習慣包括:經常咬過硬的食物、刷牙用力過大、只用一側咀嚼、把牙齒當工具、緊咬牙齒、剔牙等等。 常咬過硬的食物、緊咬牙齒和把牙齒當工具會使牙齒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磨耗、牙隱裂。

牙齒本身有一些發育溝、融合線, 總咬過硬的食物牙齒會從這些薄弱的地方裂開, 導致牙齒折裂。

有的人使牙刷很用力, 牙刷在兩到三個月就會出現刷毛彎曲的現象, 這種壞習慣容易使牙齒出現過敏、牙齦退縮、牙髓暴露。 而剔牙形成習慣後, 柔軟的牙齦只能退縮, 使牙頸和牙根暴露, 牙齒感覺敏感, 讓齲齒和牙周炎的患病幾率大大增加。

■刷牙需要“三三制”

人們可以嘗試著改變早晚刷牙的習慣, 而採用現在一些牙醫建議的“三三制”刷牙方式, 即在每天吃完三餐後刷牙, 每次刷牙刷夠3分鐘。 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上下刷, 而不是用力橫著來回拉, 免得損傷牙齦,

減少把食物殘渣刷進牙縫的機會。

刷牙要在吃過飯的3分鐘內進行, 避免細菌在牙齒表面沉積, 防止齲齒。 其他時間用清水、鹽水或漱口水清理口腔。 牙刷的頭要小、刷毛要軟、刷牙力度要輕, 不能把牙齒當成地板用力擦。

牙膏也要經常更換, 免得喜歡使用藥物牙膏的人長期使用其中一種, 口腔中的菌群失去平衡, 更容易引發齲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