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氣虛如何辨證診斷?

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 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 多因飲食不節, 勞累過度, 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 , 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 脾氣虛, 皮膚枯”的論述。 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 指出脾主運化, 是氣血生化之源, 為後天之本。 若先天稟賦不足, 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 或飲食不節, 饑飽失常, 或勞倦過度, 憂思日久, 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 或大病, 久病之後, 元氣未複, 失於調養, 均可使脾氣虧虛, 運化功能失常, 導致氣血生化乏源, 形成脾氣虛證。

脾氣虛相似證候的辨別:

脾虛證的變化較多, 不同病人表現差異很大。 但作為氣虛證, 不難與心和腎相鑒別, 後者各有獨特的定位症狀。 比較相關的是胃、腸兩腑。 由於氣虛多歸於脾, 胃腸氣虛故多從脾治。 因此, 確定氣虛, 排除心臟、腎臟氣虛, 則大多為脾氣虛。 另外便是與下面介紹的幾個濕證相區別, 詳述於後。

脾氣虛的辨證注意點:

首先是氣虛。 其次脾所主的功能減弱。 如運化水穀功能減退可見納少、皖腹脹滿, 食後尤甚, 或見腹瀉(腹痛不甚, 無穢臭), 再發展下去可見消瘦, 面色不華, 或虛浮等氣虛。 再次用P除濕、痰之證, 如苔膩舌胖, 形豐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